杂诗(其四)

神龙徙鱼笱,灵凤违兔罝。

至性炳几先,忧患宁相加。

在昔有明哲,引身蹈幽遐。

岂无当世心,岐路多网罗。

于陵励清操,接舆肆狂歌。

寂寥以为侣,自然以为家。

纷华非不荣,反覆将如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杂诗(其四)》由明代诗人薛蕙所作,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神龙徙鱼笱,灵凤违兔罝”以神龙和灵凤逃离捕猎器具为喻,象征着高洁之士对世俗束缚的反抗与逃避。接着,“至性炳几先,忧患宁相加”,强调了高尚品德的重要性,并指出不应让忧虑和困扰影响到内心的纯洁。

“在昔有明哲,引身蹈幽遐”提到古代的智者选择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而“岂无当世心,岐路多网罗”则表达了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也面临着复杂的选择与困境。

“于陵励清操,接舆肆狂歌”引用历史人物于陵子仲和接舆的例子,前者坚守清廉节操,后者则以放浪形骸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这两句话展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应对方式。

“寂寥以为侣,自然以为家”表明诗人倾向于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将孤独视为伴侣,将自然视为归宿,体现了对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向往。

最后,“纷华非不荣,反覆将如何”总结了对物质繁华与人生变故的思考,提出在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时,不应过于执着于表面的荣耀,而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探讨了个人道德修养、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追求。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五)

伊昔学干禄,忝窃造中朝。

时来岂自期,奋迹阶云霄。

秉笔属西署,改服厕东曹。

公卿竞推引,贤俊慕游遨。

微满近倾覆,中心忧且劳。

兴言命旋驾,偃息就林皋。

浮沈各有宜,趣舍实相辽。

谅非高门士,聊欲恣逍遥。

形式: 古风

冬夜

高阁寂已夕,清阴淡如雾。

林塘正寥落,霜月转幽素。

蕴真非境累,赏胜由神悟。

倚户望西园,无人共微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舟中看雨

微照下亭皋,轻云翳川曲。

一望春波上,萧条烟雨绿。

馀花飘近渚,众鸟喧深竹。

借问同行子,何处停舟宿。

形式: 古风

赠别翟廷献

燕酒沽玉壶,弹筝唱吴歈。

四坐咸寂寞,停觞但踟蹰。

踟蹰送将归,故人与我违。

当春对歌酒,愁思无芳菲。

忆昔同栖泊,长安竞行乐。

朝野盛欢娱,朋曹何洒落。

休浣及朝昕,追游越城郭。

东第尽王侯,西山具丘壑。

秋月韵鸣弦,春池喜华酌。

流湎平原饮,傥荡鄱阳谑。

良时易徂谢,同心忽离索。

浮沉别岐路,聚散殊今昨。

之子宦中州,余方寻故邱。

谯国望梁藩,咫尺抱离忧。

攀嵇虚往驾,访戴稀来舟。

空投三岁字,讵申千里游。

今王继百六,龙飞自南服。

年开嘉靖号,祥符大横卜。

西雍群振鹭,东圃丛修竹。

一辞北山隐,再忝南宫录。判?屡愆期,随牒忽来兹。

过逢暂以笑,劳苦翻成悲。

君谓久游梁,俗态好苍黄。

宁容长卿慢,竞笑次公狂。

当户忌芳草,投人疑夜光。

以此污微官,不如还故乡。

感君诚不偶,顾我今何有。

儒效卒无闻,官箴竟多负。

一割慕铅刀,千金惭敝帚。

循省但空虚,悲伤就衰朽。

衰朽遽几何,良会将无多。

昔游接形景,今别邈山河。

白云梁苑色,绿水蓬池波。

留连暮春日,殷勤游子歌。

歌阑日向斜,游子起登车。

临岐欲有赠,何因解咨嗟。

铩羽异鸿鹄,存身乃龙蛇。

行行念自爱,无为怨天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