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程朝议二首(其一)

兵革连年苦乱离,江东耆旧日衰微。

身兼五福如公少,眼见重孙自古稀。

未厌案头翻贝叶,方荣堂上戏斑衣。

东风忽破南柯梦,回首音容涕泪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连年的战乱让人民饱受苦难,江东的前辈们日渐衰弱。
像您这样身怀五福的人已经不多,亲眼见到重孙子在古代也是罕见。
您不厌倦研读佛经,家中长辈们还在欢笑嬉戏。
春风吹过,突然惊醒美梦,回想起您的面容,不禁泪流满面。

注释

兵革:战争。
乱离:战乱。
江东:长江下游地区,这里指代古代的吴国。
耆旧:年高有德的老人。
衰微:衰弱、衰退。
五福:古代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种幸福。
公少:指诗中的人物。
重孙:孙子的儿子。
自古稀:自古以来很少见。
案头:书桌之上。
翻贝叶:研读佛经。
贝叶:古代印度和东南亚用来书写佛经的贝壳片。
堂上:家中厅堂。
斑衣:色彩斑斓的衣服,古人用来戏耍的服装。
东风: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南柯梦:出自《南柯太守传》,比喻虚幻的梦境。
音容:声音和容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生活的回望。开篇“兵革连年苦乱离,江东耆旧日衰微”两句,表达了长期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与民生凋敝,江东一带的繁华不再。这位老者身处乱世,却仍能保持个人的幸福与宁静,“身兼五福如公少”,这是对传统儒家理想中的“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的追求和实现。

接着诗人转向家庭生活,“眼见重孙自古稀”表明他的家族繁衍兴旺,到了看到儿孙满堂的阶段。然而这位老者并未沉溺于家庭之乐,而是有着更高远的精神追求,“未厌案头翻贝叶”,他仍在阅读经书,不断探索和学习。

“方荣堂上戏斑衣”一句,描绘了老者在家中享受着子孙满堂、家庭温馨的场景。然而这种平静生活突然被打破,“东风忽破南柯梦”,这里的“东风”和“南柯梦”都象征着现实与幻想的冲突,老者深知世事无常,即使是最美好的家庭也可能面临变数。

最后,“回首音容涕泪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和不舍,以及对未来不可预测命运的担忧与感伤。这一系列的情感流露,展现了一位老者在乱世中的复杂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挽谢次安二首(其二)

场屋声名久,簪绅誉望优。

心虽驰北阙,化止被南州。

缅想生无憾,犹怜志未酬。

庭阶有兰玉,身后复何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挽谢次安二首(其一)

耆旧今无几,乡闾素所依。

官登五马贵,年及七旬稀。

一旦成长往,九原谁与归。

寒风吹画翣,回首泪空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挽楼枢密二首(其二)

忆昔登龙日,从容接胜游。

轩窗临绿野,尊俎俯清流。

尚欲荣花坞,那知负钓舟。

新阡何处是,极目暮云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挽楼枢密二首(其一)

耆旧凋零久,惟公作世程。

险夷全一节,终始保荣名。

二府勋庸著,三州政绩成。

十连方倚重,何遽掩佳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