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场屋声名久,簪绅誉望优。
心虽驰北阙,化止被南州。
缅想生无憾,犹怜志未酬。
庭阶有兰玉,身后复何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挽谢次安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朋友次安的深厚情谊和赞赏。
"场屋声名久,簪绅誉望优。" 这两句描写的是次安在社会上的好名声和他那不凡的才能,"场屋"指代人所居住的地方,"声名久"表明他的美好名声已经持续很长时间;"簪绅"是古代妇女的首饰,这里借指才华或学问,而"誉望优"则意味着他的才能和品德都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心虽驰北阙,化止被南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内心向往远方,但实际行动却受到限制。这里的"北阙"通常指代长安城,即古代的首都,常用来象征权力中心或高处;而"南州"则可能是作者所在之地。这里的"化止被"意味着虽然心中有所向往,但实际上却不得不留在当地。
"缅想生无憾,犹怜志未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遗憾。"缅想"即是怀念的意思,而"犹怜"则表示仍然感到惋惜;"志未酬"意味着心中的愿望还未能实现。
"庭阶有兰玉,身后复何忧。" 最后的两句描写的是诗人自我安慰的情景。"庭阶有兰玉"形象美好,"兰玉"在这里象征着高洁和纯净,而"身后复何忧"则表达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即拥有美好的环境,何须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内心向往与现实限制之间的矛盾,以及自我安慰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态度。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耆旧今无几,乡闾素所依。
官登五马贵,年及七旬稀。
一旦成长往,九原谁与归。
寒风吹画翣,回首泪空挥。
忆昔登龙日,从容接胜游。
轩窗临绿野,尊俎俯清流。
尚欲荣花坞,那知负钓舟。
新阡何处是,极目暮云愁。
耆旧凋零久,惟公作世程。
险夷全一节,终始保荣名。
二府勋庸著,三州政绩成。
十连方倚重,何遽掩佳城。
少日为僚古乐成,一时共喜得豪英。
盍簪便有功名志,倾盖曾无世俗情。
回想旧游如昨梦,顿成尘迹负平生。
故人倒指彫零尽,矫首佳城泪欲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