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其二)

真气重嶂里,知君嘉遁幽。

山阶压丹穴,药井通洑流。

道者带经出,洞中携我游。

欲骖白蜺去,且为紫芝留。

忽忆武陵事,别家疑数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在深深的山峦之间,我感知到你选择了隐居的幽静。
山路上的石阶压过红色的洞穴,药井与溪流相通。
修道人带着经书走出洞穴,邀请我在洞中一同游览。
我想要乘着白色的霓裳离去,但又被紫色的灵芝所挽留。
忽然想起武陵的往事,离别家乡仿佛已过去了多个秋天。

注释

真气:指修炼得来的内力或精神力量。
重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嘉遁:美好的隐居。
幽:幽深。
丹穴:红色的洞穴,可能象征道教修炼场所。
药井:采集草药的井。
洑流:曲折流动的溪流。
道者:修道之人。
携我游:带着我一起游览。
白蜺:白色的虹霓,象征仙气。
紫芝:紫色的灵芝,古代视为仙草。
武陵:《桃花源记》中的地名,象征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别家:离开家乡。
数秋:多秋,形容时间长久。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仙境意境的诗作,描绘了诗人与一位道人的邂逅和交流。开篇"真气重嶂里,知君嘉遁幽"两句,以壮丽的笔触勾勒出一片神秘之地,"真气"指的是超凡脱俗的仙气,而"嘉遁幽"则表明这位道人隐藏在深山之中,追求高洁与宁静。

接着,"山阶压丹穴,药井通洑流"进一步描绘了这个神秘领域内的奇特景象。"山阶压丹穴"暗示这里可能藏有炼制仙丹的洞府,而"药井通洑流"则表明这里泉水甘美,适合煎药。

诗人与道人的交流在"道者带经出,洞中携我游"两句中得以展现。"道者"指的是修道之人,他带着道家经典走出洞府,并邀请诗人共同进入这个神秘的空间进行灵山奇遇。

下一段"欲骖白蜺去,且为紫芝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仙境游历的向往之情。"白蜺"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而"紫芝"则是长生不老的灵草。诗人的心态在这里显得既有出世的愿望,又不忍离去,留恋这片仙境。

最后两句"忽忆武陵事,别家疑数秋"带有一丝淡淡的忧愁和对往昔的回想。"武陵"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而"别家"则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居所或是其他亲友之地。这里流露出一份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追求长生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同时也透露了一丝对世俗生活的留恋与不舍。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紫参歌

远公林下满青苔,春药偏宜间石开。

往往幽人寻水见,时时仙蝶隔云来。

阴阳雕刻花如鸟,对凤连鸡一何小。

春风宛转虎溪傍,紫翼红翘翻霁光。

贝叶经前无住色,莲花会里暂留香。

蓬山才子怜幽性,白云阳春动新咏。

应知仙卉老云霞,莫赏夭桃满蹊径。

形式: 古风

谢张法曹万顷小山暇景见忆

乐道随去处,养和解朝簪。

茅堂近丹阙,佳致亦何深。

退食不趋府,忘机还在林。

清风乱流上,永日小山阴。

解箨雨中竹,将雏花际禽。

物华对幽寂,弦酌兼咏吟。

自昔仰高步,及兹劳所钦。

郢歌叨继组,知己复知音。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赋得青城山歌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

蜀山西南千万重,仙经最说青城峰。

青城嵚岑倚空碧,远压峨嵋吞剑壁。

锦屏云起易成霞,玉洞花明不知夕。

星台二妙逐王师,阮瑀军书王粲诗。

日落猿声连玉笛,晴来山翠傍旌旗。

绿萝春月营门近,知君对酒遥相思。

形式: 古风

赋得巢燕送客

能栖杏梁际,不与黄雀群。

夜影寄红烛,朝飞高碧云。

含情别故侣,花月惜春分。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