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玺禅师慕远公之金界探庐山之紫峰过我言别赋送此篇一首

上座闻僧凤,高文景誓莲。

体宗由得性,超果任穷年。

鹦鹉三千众,芙蕖十八贤。

高怀皆离日,妙观总弥天。

石镜留玄照,香垆续圣烟。

趾清庭选福,心秀刹求偏。

一钵游王舍,孤云度法筵。

东林堪宿树,北涧趁调弦。

鸟弄全标梵,花开悉露禅。

入溪刘并德,陟顶惠同肩。

别将衣作念,去以道为怜。

借取春堂月,驰光建业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省曾为隆玺禅师与远公之别而作,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景观和禅宗修行的意境,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首联“上座闻僧凤,高文景誓莲”以“凤”喻僧人之灵性,以“莲”象征高洁,点明了禅师的非凡品质。颔联“体宗由得性,超果任穷年”则进一步阐述了禅师在修行中的自由与超越精神,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都能坚守本心,追求真理。

颈联“鹦鹉三千众,芙蕖十八贤”运用比喻手法,将众多弟子比作鹦鹉,形象地展示了禅师的广大学识与深厚的教化力量;“高怀皆离日,妙观总弥天”则赞美了禅师的智慧与境界,其思想如同日月般照亮人心,其见解深邃无边。

尾联“石镜留玄照,香垆续圣烟”描绘了禅师修行环境的庄严与神圣,石镜映照着深奥的智慧,香炉中升起的烟雾象征着圣洁的气息。最后,“趾清庭选福,心秀刹求偏”表达了对禅师道德品质的高度赞扬,其言行举止如同清泉一般,滋润人心,心灵如同佛塔般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风光的描绘和对禅宗修行精神的赞颂,展现了禅师的高尚人格与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深厚敬意和对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正德乙亥官舫载笼锦钱鸡倒挂鸟孔雀通臂黑猴诸禽兽上献记事一首

奇兽炎洲远,珍禽天府收。

他时露囿乐,今日画船留。

携笼烦上将,给食走诸侯。

鸾凤徒高举,麒麟不可俦。

入朝宜狎象,放苑只亲鸥。

万岁应栖翼,三松恐挂猴。

文华须寂寞,太液转夷犹。

宠极心何似,恩殊身莫酬。

周王有台沼,愧尔鹿呦呦。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奉题赵王思训楼一首

上国巍楼建,凌云在邺阳。

宝山通雾满,金水接源长。

八绮龙文焕,层飞凤綵张。

训言恭列圣,思绎羡英王。

孝屐臻乌瑞,仁衿洽苇芳。

处宫为善乐,藩室服儒光。

作弁瞻虞镜,于修入孔堂。

竹书千里至,藻撰九隅扬。

湛宴西园迈,耽经北观行。

设筵留卜夏,拥彗得田方。

陟览河山谧,登居草木康。

维城真足倚,永翼帝图昌。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题白石精舍为蔡子木一首

昔有仙灵者,呼之白石生。

为年篯务上,餐液夏周更。

世往山犹在,粮馀洞得名。

中郎称国彦,精馆倚岩成。

桃夹宜探水,芝幽可掇英。

云华随藻笔,峦响荅金声。

滵液膏流满,琼瑶草树萦。

作台邀少女,标宅待方平。

麟脯行将馔,鸾浆会此倾。

曹疑秋署皎,人并玉堂清。

知守存聃奥,缁璘溯孔情。

正登红药选,先有赤松营。

意缅兰为宇,词芳桂结楹。

何时携宝镜,来讨五霞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顾中舍壬辰之冬直文华殿书显灵宫碑而邸馆有雁集之未几承御笔题衔之宠若先徵焉索赋此咏一首

何许长安雁,翩其下紫氛。

一归金殿客,永断玉关群。

德羽霜阶戢,祥音月邸闻。

随阳承日彩,为字写天文。

卿翼常投岳,宾行每在云。

美休徵淑鸟,殊锡兆华雯。

閤候惟龙近,池恩与凤分。

帝歌瞻舜烂,神藻挹尧芬。

宝烛皇辉被,仙杯法酒醺。

长携五色管,供奉圣明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