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苍茫一片谁能画,不着云烟态自殊。
漠漠平田新雨后,悠悠芳草夕阳馀。
水光低映浓如染,天影遥连淡欲无。
可恨风尘栖易混,石桥人断竹萧疏。
这首宋代诗人林东屿的《野色》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田野景色。首句"苍茫一片谁能画"以疑问开篇,暗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难以捕捉,引人遐想。"不着云烟态自殊"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自然景象的独特韵味,即使没有刻意渲染,其美依然独特。
接下来的两句"漠漠平田新雨后,悠悠芳草夕阳馀"具体描绘了雨后的田野,湿润的土地和在夕阳余晖下摇曳的青草,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水光低映浓如染,天影遥连淡欲无"通过水光与天空的对比,展现出光影的层次感,水色深沉如墨,天色则淡雅悠远,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
尾联"可恨风尘栖易混,石桥人断竹萧疏"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感慨,感叹在这样的宁静中,人们容易迷失自我,只有那孤独的石桥和稀疏的竹影,似乎还在提醒着生活的真谛。整首诗以景寓情,借野色抒发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与超脱之情。
不详
落日江城动鼓鼙,故山千里转逶迤。
谢安旧宅空陈迹,尼父馀风异昔时。
苜蓿秋高戎马健,海门日短雁书迟。
客窗兀对黄昏坐,云汉悠悠起暮思。
药炉丹灶旧生涯,白云深处是吾家。
江城恋酒不归去,老却碧桃无限花。
千古传名黯淡滩,十船过此九船翻。
惟有泉南林上舍,我自岸上走,你怎奈何我。
飞梁压水,虹影澄清晓。橘里渔村半烟草。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风帽。四海谁知我。一剑横空几番过。
按玉龙、嘶未断,月冷波寒,归去也、林屋洞天无锁。
认云屏烟障是吾庐,任满地苍苔,年年不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