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净上人

金华上人牧羊伴,来寻江南好山看。

西湖毛骨漱秋光,野鹤精神照冰段。

嗟余尘事苦相羁,槁项苍颜老路岐。

二年来往南州浦,古寺閒行三见之。

生涯初不受尘垢,到客跏趺听秋雨。

玉轴已閒经半掩,银叶未寒烟一缕。

云泉佳处包当解,未暇从人觅钱买。

不嫌高笑常垢污,与子俱载归东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赠净上人》。诗中描绘了净上人牧羊于金华山间,寻求江南美景的情景。西湖的秋光与野鹤的神韵交织成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画面。诗人表达了自己被世俗事务束缚,渴望自由自在生活的感慨。他回忆起过去两年在南州浦的游历,访问古寺,闲适地行走,感受自然之美。诗中还提到净上人的生活简朴,不受尘世污染,与客人一同欣赏云泉佳处,不求金钱,只愿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赠器之禅师

器禅鄱水来,一钵自笑傲。

偶然家此山,十见青林槁。

寒骨耸诗律,枯笔作行草。

韵如绛阙容,日月不能老。

伊余曾闻名,再见遂倾倒。

情高付无求,语妙知有道。

兹山得君居,便觉山愈好。

何时卜东岩,邻径云共扫。

时时从君游,吐词觅遗藁。

形式: 古风

秀上人出示器之诗

川原积雨收,馀阴阁新晴。

一宿古兰若,归梦有馀清。

清辰起危坐,笑看烟缕横。

读此阿师诗,秀丝出盆明。

中有众谷髓,气和李骑鲸。

遥知落笔处,绕纸风雷生。

世无欧阳公,意气相倒倾。

岂当弃置此,终老黄茆坑。

云居道疑大,上蓝持简精。

藉渠一笑起,颓纲相拄撑。

秀也旧不识,一见气不矜。

索诗亦不恶,写此抑郁情。

持以示流辈,试令俗眼惊。

形式: 古风

送雷从龙见宣守

子苍布衣昨日脱,今日便校秘阁书。

勿惊韩雷相隐显,今来古孙名姓俱。

君看守道已华国,先生徂徕犹把锄。

嗟君六丧寄空馆,富人满前那可拣。

坏衣悬鹑无一钱,想像郭公四十万。

青云故人气如春,解令寒谷生和珍。

江浦买舟春水生,片帆何日到宣城。

府中若见空青老,从渠为觅诗遗藁。

形式: 古风

予在龙安木蛇庵除夕微雪及晨未消作诗记之二首(其一)

终夕不自寐,老逐客愁长。

寒威正折绵,归梦不成往。

萧惊闻打窗,气势颇舂撞。

地炉对残缸,瓦沟集清响。

起看雪覆砌,秀色动屏帐。

归来檐溜滴,坐席初未暖。

乃知春草微,已出严凝上。

但馀檐卜林,落花和月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