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槌从使口如鼻,百炼谁知方入圆。
莫怪野人高索价,从来佛祖不曾传。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空所作的《送莫内翰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锤子打铁为喻,形象地描述了某种技艺或智慧的修炼过程。"一槌从使口如鼻",可能是指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和实践,使得技艺纯熟到如同自然流畅的地步,仿佛只需轻轻一击就能达到预期效果。"百炼谁知方入圆"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过程的艰辛与漫长,只有经过无数次的锤炼,才能达到圆融无碍的境地。
诗人接着说"莫怪野人高索价",这里的"野人"可能自谦为身份平凡的人,但技艺精湛,所以索价不菲,暗示了付出的努力和价值。最后,"从来佛祖不曾传"则表达了这种技艺并非寻常之道,而是通过个人苦修得来的独特领悟,连佛祖也没有直接传授。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赞美了技艺的精进,也揭示了人生哲理,体现了禅宗对修行和智慧的追求。
不详
惊世文章梦里花,出尘悟解眼中沙。
怪来不打这鼓笛,亲见江西老作家。
五华崷崒白云中,送尽行人是此峰。
若问此峰何面目,但言瓶锡住经冬。
百书不如一归家,千闻不如一见面。
既归归见复何为,解道德山无佛殿。
钱塘潮头来,成都药市集。
叵叵汝州风,吹落毛僧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