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贶诗(其五)诃陵樽

一片鲎鱼壳,其中生翠波。

买须能紫贝,用合对红螺。

尽泻判狂药,禁敲任浩歌。

明朝与君后,争那玉山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一片鲎鱼壳,其中生翠波。
购买需得紫贝,相配当对红螺。
倾倒如狂药流泻,任凭击打高歌无妨。
明日与你共饮,比试谁能醉倒如玉山。

注释

鲎鱼壳:一种海洋生物的壳,形状独特。
翠波:绿色的波纹,形容壳上的色彩。
紫贝:紫色的贝壳,珍贵的海洋饰品。
红螺:红色的螺壳,可能也是珍贵的装饰品。
判狂药:比喻强烈的酒,能使人醉得疯狂。
禁敲任浩歌:允许随意敲击,尽情歌唱。
明朝:明天。
玉山何:形容醉态如玉山倾倒。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五贶诗(其五)诃陵樽》。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比宝物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一片鲎鱼壳,其中生翠波。”这里借用鲎鱼壳生长出的翠波,比喻诗人内心深处孕育着美好而清澈的事物。鲎鱼在古代被视为珍贵之物,而“翠波”则象征着清新脱俗的艺术追求。

“买须能紫贝,用合对红螺。”诗人提出了自己的选择标准——购买宝贝时要能辨别真伪,使用时也要相得益彰。紫贝和红螺在古代同样是珍贵之物,这里象征着诗人对于生活品质的高要求。

“尽泻判狂药,禁敲任浩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度放纵或无节制行为的批评和自我约束。这里的“狂药”可能指的是酒精,而“浩歌”则象征着无忧无虑但缺乏内涵的生活方式。

最后,“明朝与君后,争那玉山何。”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之地——玉山的向往,并且有与众不同的追求和争取。这里的“玉山”通常象征着高洁和美好,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生活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挑选、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以纱巾寄鲁望因而有作

周家新样替三梁,裹发偏宜白面郎。

掩敛乍疑裁黑雾,轻明浑似戴玄霜。

今朝定见看花昃,明日应闻漉酒香。

更有一般君未识,虎文巾在绛霄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以紫石砚寄鲁望兼詶见赠

样如金蹙小能轻,微润将融紫玉英。

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睛。

骚人白芷伤心暗,狎客红筵夺眼明。

两地有期皆好用,不须空把洗溪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友人以人参见惠因以诗谢之

神草延年出道家,是谁披露记三桠。

开时的定涵云液,斸后还应带石花。

名士寄来消酒渴,野人煎处撇泉华。

从今汤剂如相续,不用金山焙上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开元寺佛钵诗

帝青石作绿冰姿,曾得金人手自持。

拘律树边斋散后,提罗花下洗来时。

乳麋味断中天觉,麦麨香消大劫知。

从此共君亲顶戴,斜风应不等闲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