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佛钵诗

帝青石作绿冰姿,曾得金人手自持。

拘律树边斋散后,提罗花下洗来时。

乳麋味断中天觉,麦麨香消大劫知。

从此共君亲顶戴,斜风应不等闲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帝青石制成如绿色冰晶般的样子,曾经被金人亲手持有。
在遵循律法的树旁,斋戒结束后,或是提罗花下清洗之时。
品尝乳麋的味道消失在半空中,感受着麦麨香气消散后的巨大劫难。
从此与你一同亲近,即使斜风吹过,也应不会轻易打扰我们的心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宗僧侣中的生活场景,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开篇“帝青石作绿冰姿”一句,以精美的比喻描写佛钵的外观,其色泽如同皇帝所用之青石,透出一股清凉之意,既形容了佛钵的质地,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曾得金人手自持”则是说这只佛钵曾被尊贵的僧侣亲手所持,金人可能指的是菩萨或高僧,显示出这只佛钵的珍贵与灵性。接下来的“拘律树边斋散后,提罗花下洗来时”展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他们在树荫下的斋戒结束后,会将佛钵洗涤于盛开罗汉花的清泉之中,这不仅是在物质上保持清洁,更是心灵上的净化过程。

“乳麋味断中天觉,麦麨香消大劫知”两句,则从饮食和气味的层面进一步深化了禅宗对于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理解。乳麋,即鹿胎仙酿,是一种传说中的美酒,但在这里却被用来比喻道中超然物外的境界;麦麨则是佛教中常提及的一种清淡食物,香消大劫知,则是在形容通过这种简单而纯净的饮食,能够达到的精神层面的觉悟和解脱。

最后,“从此共君亲顶戴,斜风应不等闲吹”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只佛钵的珍视,以及希望与之建立深厚情感的愿望。斜风,即是微风,这里用以比喻世间的诱惑和干扰,而“应不等闲吹”,则是在强调面对这些外界影响时,应当保持警觉,不被随波逐流。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佛钵的描绘,展现了禅宗对于清净、超脱世俗以及追求内在精神世界的向往,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篇。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

客省萧条柿叶红,楼台如画倚霜空。

铜池数滴桂上雨,金铎一声松杪风。

鹤静时来珠像侧,鸽驯多在宝幡中。

如何尘外虚为契,不得支公此会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冬晓章上人院

山堂冬晓寂无闻,一句清言忆领军。

琥珀珠黏行处雪,棕榈帚扫卧来云。

松扉欲启如鸣鹤,石鼎初煎若聚蚊。

不是恋师终去晚,陆机茸内足毛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伤开元观顾道士

协晨宫上启金扉,诏使先生坐蜕归。

鹤有一声应是哭,丹无馀粒恐潜飞。

烟凄玉笥封云篆,月惨琪花葬羽衣。

肠断雷平旧游处,五芝无影草微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伤卢献秀才

悯征新价欲凌空,一首堪欺左太冲。

只为白衣声过重,且非青汉路难通。

贵侯待写过门下,词客偷名入卷中。

手弄桂枝嫌不折,直教身殁负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