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星稀月没上五更,胶胶角角鸡初鸣。
征人牵马出门立,辞妾欲向安西行。
再鸣引颈檐头下,月中角声催上马。
才分曙色第三鸣,旌旗红尘已出城。
妇人上城乱招手,夫婿不闻遥哭声。
长恨鸡鸣别时苦,不遣鸡栖近窗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黎明时分离的画面,通过对夜晚和清晨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以及人际情感的复杂性。开篇三句“星稀月没上五更,胶胶角角鸡初鸣。征人牵马出门立,辞妾欲向安西行。”设置了一种即将离别的氛围,夜色渐淡,鸡鸣声中透露出不安与期待。
接着,“再鸣引颈檐头下,月中角声催上马。才分曙色第三鸣,旌旗红尘已出城。”诗人通过鸡的第二次、第三次鸣叫,紧迫感和离别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同时也描绘了征人的匆忙离去。
“妇人上城乱招手,夫婿不闻遥哭声。”这一句则转向留守的妇人,她在城上挽留心爱之人,但那遥远的哭声却被风吹散,没有人能听见。这里的情感表达极为深沉。
最后,“长恨鸡鸣别时苦, 不遣鸡栖近窗户。”诗人表达了对离别时刻鸡鸣声音的怨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情感复杂且细腻,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感处理方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情景再现,展现了人生离合的悲欢,并以此作为抒发个人情怀的契机。
不详
战鼓惊沙恶天色,猛士虬髯眼前黑。
单于衣锦日行兵,阵头走马生擒得。
幽并少年不敢轻,虎狼窟里空手行。
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掩尽明月光。
昔时长著照容色,今夜潜将听消息。
门前地黑人来稀,无人错道朝夕归。
更深弱体冷如铁,绣带菱花怀里热。
铜片铜片如有灵,愿照得见行人千里形。
曾随风水化凡鳞,安上门前一字新。
闻道蜀江风景好,不知何似杏园春。
铜梁千里曙云开,仙箓新从紫府来。
天上已张新羽翼,世间无复旧尘埃。
嘉祯果中君平卜,贺喜须斟卓氏杯。
应笑戎藩刀笔吏,至今泥滓曝鱼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