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宋代释清远的《偈颂一一二首》中的第七十首,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佛教思想。
首句“百丈说大义”,以百丈为引子,点明了讨论的主题是关于大义的阐述。接着,“辛勤事可知”则强调了追求真理或大义的过程是艰辛而值得的,需要付出努力与汗水。
“龙门无道理,大众绝狐疑”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追求真理的过程比作穿越龙门,暗示了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表明了最终能够消除疑惑,达到内心的清明与宁静。
“帝力乾坤重,君恩雨露垂”这一联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将国家的力量与君主的恩泽比作支撑天地的重力与滋润万物的雨露,形象地表达了国家与君主对于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对社会的深远影响。
最后,“有人相借问,云外略扬眉”则是对如何面对外界询问的一种态度,即在面对他人的求知或质疑时,应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不被外界所扰,内心自有一份坚定与从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述,探讨了个人修行、社会责任以及人生态度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展现了佛教中关于智慧、慈悲与解脱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