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

百里慈阳地,巉岩半不毛。

天垂南裔尽,山插北辰高。

种粟惟便火,耕崖秪惯刀。

驩兜墓犹在,掩鼻过秋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慈利县的地理风貌,展现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首句“百里慈阳地”点出此地温暖宜人,然而接下来的“巉岩半不毛”则揭示了地形的崎岖和植被的稀疏。诗人通过“天垂南裔尽,山插北辰高”这两句,描绘了山脉的雄伟壮观,仿佛延伸到天际,与星辰相接。

诗中“种粟惟便火,耕崖秪惯刀”形象地描述了当地人因地制宜的生活方式,他们在贫瘠的山崖上用火耕作,反映出农耕生活的艰辛和智慧。最后,“驩兜墓犹在,掩鼻过秋蒿”暗指传说中的远古人物驩兜,他的墓地尚存,而诗人走过时只能掩鼻以避秋日蒿草的气味,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慈利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458)

潘希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溪道中二首(其一)

秋思正凄迷,千山入九溪。

路危频下马,午过不闻鸡。

秃树疑人立,荒禽作怪啼。

孤烟生远垒,隐隐动昏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九溪道中二首(其二)

青云万叠山,山下水潺潺。

诘屈路难出,崔嵬星可攀。

劳哉千里骥,入此九溪蛮。

坦坦中原地,长驱何日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茅花岭

群山绝顶茅花岭,俯瞰蛮溪势转严。

下马几经难冒险,排云直上最高尖。

茫茫白眼空人世,霭霭青天作帽檐。

安得画归摩诘句,满囊携去未伤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野牛关

穷关过野牛,举目使人愁。

挂树猿通臂,伤人蛇两头。

青天一线影,翠壁四时秋。

决决寒泉洞,遥通江汉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