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判官罢使东归

白首辞知己,沧洲忆旧居。

落潮回野艇,积雪卧官庐。

范叔寒犹在,周王岁欲除。

春山数亩地,归去带经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年老告别知心朋友,心中怀念海边故居。
退潮后小舟回归田野,积雪覆盖着官舍静寂。
范蠡的清贫生活仿佛还在,周王的政事新的一年即将结束。
带着几亩春山的田园梦,回归时我要手持经书和锄头耕作。

注释

白首:年老。
辞:告别。
知己:知心朋友。
沧洲:海边,古代指隐居之地。
忆:怀念。
落潮:退潮。
野艇:田野中的小船。
积雪:堆积的雪。
官庐:官舍。
范叔:范蠡,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以隐居著称。
寒犹在:清贫的生活依然存在。
周王:古代对君主的尊称。
岁欲除: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春山:春天的山岭。
数亩地:几亩土地。
经锄:经书和锄头,象征田园生活。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即将告别而去的朋友,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首句“白首辞知己”,点明了主题,即老朋友要说别离之情;“沧洲忆旧居”则透露了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留恋。

接着,“落潮回野艇,积雪卧官庐”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冬日归途图。落潮象征着季节更迭与时间流逝,而“野艇”、“官庐”则是诗人行走的具体场景,给人的感觉是寒冷与寂寞。

中间,“范叔寒犹在,周王岁欲除”两句,通过历史典故和季节交替,增强了对过往美好的怀念。这里的“范叔”指的是春秋时期的范蠡,他以孝行著称,而“周王”则是古代周朝的君主,提及他们都是在强调时间流逝和历史长河中的个人渺小。

最后,“春山数亩地,归去带经锄”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准备。这里的“春山”预示着新生和希望,而“数亩地”和“带经锄”则显示出对土地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打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不舍和对生活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情怀。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送李七之莋水谒张相公

惆怅青春晚,慇勤浊酒垆。

后时长剑涩,斜日片帆孤。

东阁邀才子,南昌老腐儒。

梁国旧相识,谁忆卧江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

烟尘犹满目,歧路易沾衣。

逋客多南渡,征鸿自北飞。

九江春草绿,千里暮潮归。

别后难相访,全家隐钓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李中丞之襄州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朝识,轻生一剑知。

茫茫汉江上,日暮复何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李员外使还苏州兼呈前袁州李使君赋得长字袁州即员外之从兄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

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

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