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员外使还苏州兼呈前袁州李使君赋得长字袁州即员外之从兄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

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

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离别引发的哀怨,岁月增长更加难以忘怀。
夜晚的月亮陪伴着同住的人,秋风吹过遥远的故乡。
红色的琴弦缓缓地在烛光下弹奏,满头白发勉强举杯饮酒。
我打算把这些情感献给西陵,却不知此路漫漫无尽头。

注释

别离:分离、离别。
共:一起。
成:产生。
怨:哀怨、愁苦。
衰老:年老、老去。
更:更加。
难忘:难以忘记。
夜月:夜晚的月亮。
同舍:同住的人。
秋风:秋天的风。
远乡:远方的家乡。
朱弦:红色的琴弦,古代指琴。
徐:缓慢。
向烛:对着烛火。
白发:白头发。
强:勉强。
临觞:举杯饮酒。
归献:献给、表达。
西陵:古代地名,可能指墓地或陵墓。
作:作为、表达。
谁知:谁知道。
此路长:这条路漫长、人生路漫漫。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表达了对亲朋好友离别时难以割舍的情感以及对岁月流逝、光阴荏苒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夜月和秋风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怀念。

"别离共成怨,衰老更难忘" 表明离别之痛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发加深,成为无法磨灭的情感创伤。"夜月留同舍,秋风在远乡" 则描绘了一种分隔两地、相思无益的凄凉情景。

"朱弦徐向烛,白发强临觞" 这一句通过对乐器与头发颜色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年岁已高,但仍要强打精神去面对生活的现实。"归献西陵作,谁知此路长" 表达的是诗人即将踏上归途,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和无限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时光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送李补阙之上都

独归西掖去,难接后尘游。

向日三千里,朝天十二楼。

路看新柳夕,家对旧山秋。

惆怅离心远,沧江空自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李使君贬连州

独过长沙去,谁堪此路愁。

秋风散千骑,寒雨泊孤舟。

贾谊辞明主,萧何识故侯。

汉廷当自召,湘水但空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李侍御贬郴州

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

几路三湘水,全家万里人。

听猿明月夜,看柳故年春。

忆想汀洲畔,伤心向白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李侍御贬鄱阳

回车仍昨日,谪去已秋风。

干越知何处,云山只向东。

暮天江色里,田鹤稻花中。

却见鄱阳吏,犹应旧马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