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联以辛辣之笔,揭示了秀才与著作家在社会角色与价值追求上的矛盾与冲突。"秀才天下为己任",展现了传统士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理想与责任意识,他们怀抱治国平天下的宏愿,致力于学问与道德的提升,期望通过个人的努力影响社会,实现儒家所倡导的仁政与和谐。
然而,"辣手著作空时髦"则揭示了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文人的创作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持久的价值。这里的"辣手"并非指实际的暴力行为,而是比喻文笔犀利、批评入木三分之意。但即便如此,这样的作品也往往只是追逐一时的流行,缺乏真正的思想深度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入剖析。这反映了当时文坛可能存在的浮夸风气,以及对真正有价值、能引导社会进步的作品的缺失。
整体来看,此联既是对个体行为的反思,也是对社会文化现象的批判,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差距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