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遇雨

零雨濛濛远近同,断桥明灭有无中。

沿堤柳叶舒新绿,隔岸桃花落浅红。

麦陇浪翻千嶂碧,鸠声啼断暮云封。

行人漫指来时路,愿得长风破碧空。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景致的细腻与生动。首句“零雨濛濛远近同”,以“零雨”点明雨势之微,而“濛濛”则形象地表现了雨雾蒙蒙的状态,远近景色在雨中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接着,“断桥明灭有无中”一句,通过“断桥”这一典型意象,进一步强化了雨中景象的模糊与神秘感,桥在雨雾中时隐时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沿堤柳叶舒新绿,隔岸桃花落浅红”两句,将视线从远处拉回近处,描绘了雨后春水边的生机勃勃景象。柳叶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鲜绿,桃花则轻盈地飘落,形成了一幅色彩鲜明、层次丰富的画面。这种由远及近、由模糊到清晰的视角转换,使得整个场景既宏大又细腻。

“麦陇浪翻千嶂碧,鸠声啼断暮云封”则将视角转向广阔的田野,麦田在雨后的湿润中泛起层层波浪,呈现出一片碧绿的景象。而“鸠声啼断暮云封”则以鸟鸣声衬托出傍晚时分云层的厚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最后,“行人漫指来时路,愿得长风破碧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尽管雨中前行不易,但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渴望着能有一股强劲的风,吹散眼前的乌云,开辟出一片广阔的天空。整首诗通过对雨中景物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理想。

收录诗词(288)

张鹏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渡黄河

漫说乘槎犯斗牛,几人击楫向中流?

鱼龙秋夜沧波冷,风雨中原王气收。

一自汉皇沉璧马,几回明月照沙头?

安澜谁使淮黄合?去入沧溟到十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中山晓望

中峰晓望白云间,已报征车出汉关。

潦倒一官违子职,殷勤万里恋亲颜。

楚山尽处鱼书杳,蜀水流余雁影闲。

回首可怜戎马地,夜深明月满关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登楼

叶脱梧桐报早秋,旷怀岁月一登楼。

眼前山色依然碧,槛外江声空自流。

西望岷山思故国,北怀渤海忆神州。

重来欲问金陵事,举目凋零少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思乡

久宦思乡岁月深,几回归梦抵千金。

门前江色依然绿,槛外莺声尚满林。

漫说申家新使者,更夸乔令旧知音。

曙钟乍动惊魂觉,谁识愁人一片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