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王官谷双瀑吟

忽惊云黑何方雨,谁知泉挂峰头树。

一村云树水声中,疑是山人辟秦处。

条山西枕黄河曲,四山环拱天柱足。

人言黄河天上来,谁知银河万仞,却泻山中雷。

东西两瀑不相见,回崖寒閟千琼瑰。

寒日无影峰插汉,但有古雪溅莓苔。

人言西北之山少泉水,不若东南雷电起。

岂知河北瀑龙不见尾,岱华西谷水帘足。

游人登峰不寻谷,沂山双瀑横云霄。

高寒谁肯跻岧峣。

太行林虑瀑奇绝,崖谷荒险虎豹穴。

惟有盘山泉石闻天下,卧瀑终殊飞瀑挂。

欲求西北观瀑不险而绝奇,无若王官谷里天绅垂。

晴空雨雪三千丈,终古风雷十二时。

垂纶亭,濯缨涧,此间可以忘南面。

有人绝壁烟霞鍊,欲往从之,峰回路转,可望不可见。

云树苍苍空浩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条山王官谷的壮丽景色,以瀑布为主题,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奇特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忽惊云黑何方雨”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忽然乌云密布的场景,引发对雨的想象。接着,“泉挂峰头树”暗示瀑布源头,山势险峻。

诗人通过“一村云树水声中”和“疑是山人辟秦处”,描绘出山中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隐士的世外桃源。接下来的诗句赞美了中条山的地理位置,黄河、天柱、银河等元素增添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东西两瀑不相见,回崖寒閟千琼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与幽深,以及山谷中的瑰丽景色。诗人对比了西北和东南的山水特点,认为王官谷的瀑布虽不显于雷电,却以其独特的险峻和奇妙吸引人。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王官谷瀑布的向往,以及在高寒之地寻找宁静与奇绝的渴望。他提到的垂纶亭、濯缨涧等地,更增添了诗意,让人感受到这里的超凡脱俗。然而,瀑布所在的峰回路转之地,虽然诱人,却又难以触及,只能空自感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中条山王官谷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未知探索的好奇。

收录诗词(35)

魏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又字墨生、汉士,汉族,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 字:默深
  • 号:良图
  • 籍贯:湖南邵阳隆回
  • 生卒年:1794~1857年

相关古诗词

江行杂诗

试登大别观荆鄂,何似君山俯洞庭。

如束估帆三楚至,无穷征雁六朝听。

大江东去风月白,春色南来天地青。

何事悲歌更怀古,乾坤元气是吾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其一)

天无风雨不成秋,只当清明上巳游。

楚树吴云二千里,满天黄英独登楼。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其二)

传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暂主此荒城。

湖边无处看山色,但爱千家带雨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其三)

衙斋少地得天宽,亭畔疏花丑石安。

官既支离民又病,待成新竹斫鱼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