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的《哭友人诗(其二)》。诗中以哀悼逝去的友人为背景,通过描绘友人的才华与志向,以及最终归于空寂的结局,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与惋惜之情。
首联“王谢门中鸾凤翔,少年奇志已昂藏”以“王谢”代指名门望族,形象地描绘了友人在年轻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远大的志向,如同凤凰般在名门中展翅高飞。
颔联“空馀诗律知谁敌,欲继家声失所望”则表达了友人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暗示其作品无人能及,但遗憾的是未能继续家族的声望,留下了一丝遗憾。
颈联“作赋曾惊祢衡俊,行歌不见接舆狂”进一步赞扬友人的文学才华,将友人与历史上的才子祢衡相提并论,同时又以接舆的典故,暗示友人虽才华横溢,却未如接舆般放浪形骸,保持了一定的节制与内敛。
尾联“临终一念归空寂,讵肯修文学卜商”则揭示了友人生命的最后时刻,心中充满了对空寂的向往,似乎不愿再为文学而奔波,而是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里以卜商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友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生前才华、志向及最终归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