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邝和仲之郁林

邝君视我同门友,廿载交情最相厚。

下笔翩翩掣凤皇,一代词人尽回首。

少年折桂登皇畿,黄金台上倾珠玑。

直气屡千星象表,赤手欲补山龙衣。

绨袍旅邸无人荐,金马门前稀召见。

起家才得中大夫,出守遥临旧京甸。

摧眉伏谒意所轻,卧治烹鲜徒有名。

推毂不闻思魏尚,催科谁复识阳城。

以兹修途还折翼,世路羊肠堪叹息。

白衣苍狗在须臾,骐骥驽骀同一枥。

嗟君宦拙诚足悲,羡君有才何不宜。

朝廷侧席思化理,苍生引领苏疮痍。

行部倘过勾漏洞,啜古可读罗池碑。

丈夫遭逢信不偶,雌伏雄飞会有时。

我今风尘胡见羁,效颦半额羞蛾眉。

江皋已绿王孙草,烟雨欲折商颜芝。

慈亲倚门待吾归,孤帆破浪杳然去,赠君万里遥相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民表为朋友邝和仲前往郁林任职而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邝君深厚友情的怀念,赞赏他的才华横溢,曾有登科及第的辉煌。然而,他也感叹邝君仕途坎坷,虽有才能却未得到充分赏识和重用,甚至在官场上遭受挫折。诗人寄望于未来邝君能有机会施展抱负,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身在风尘中的无奈和对邝君的深深思念。

诗中运用了诸如“少年折桂”、“黄金台”、“赤手补龙衣”等典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邝君的才情与理想。诗人以“白衣苍狗”比喻世事无常,“骐骥驽骀同一枥”则感慨人才的不公。最后,诗人以江边春草和烟雨寄寓对友人的牵挂,以及对邝君未来的祝福。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富有哲理的送别诗,既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沉反思。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罗山甫归金坛

君不见句曲之山横已字,三峰巉岩势相似。

金庭地肺杳莫窥,上盘天文下地理。

前有大,茆君后有杨长史。

膺图受箓称上真,炼石烧丹求不死。

隐居之后琐琐尔,十赉犹存九锡风,清虚不救台城耻。

翰墨长留天地间,琅玕散落烟霞里。

古柏槯残元气裂,龙池可以洗君耳。

华阳幼仙罗山甫,早岁餐芝思脱屣。

风流远蹑二子踪,字艺之工亦其此。

三十无人是知己,黄河之清讵能俟。

前年裹足游帝京,几度悲歌饮燕市。

布衣不得谒公卿,词场唯许交徐李。

翻然更作出塞游,拟树奇功报天子。

风尘蹩躠不可留,剑气谈锋徒碨磥。

上书羞蹈终南径,垂钓空思五湖水。

只今豺虎多啖争,主持正赖周中兴。

君期岁暮探云谷,余亦秋风发广陵。

海鹄沙鸿不可羁,水远山长无尽期。

他时肯觅朱明洞,叩门一访轩辕师。

形式: 古风

经季子祠

古木丛祠走狐兔,南北行人往来路。

坟前松树摧折枝,犹是当时留剑处。

古来贤达何纷纷,生死交情只有君。

不独片言轻尺璧,能将千乘等浮云。

可怜祠下东流水,世事悠悠亦如此。

田窦相倾又一时,宁保升沉不相弃。

失路狂生笑向天,悲歌中夜思分子。

形式: 古风

桂之树行

桂之树,枝叶一何纷披。托根三山阳,流辉南海湄。

隆冬霜露常不衰,扳桂之枝仰母慈。

云衣霓带皇所绥,荣光炜煜无休期,丹穴之鸟将来仪。

桂之树,其实何离离。

惟母有子载以驰,南觐上元西瑶池。

鸤鸠均平巢树枝,岭海之氓饱而嬉,非母之德嗟何为。

猗桂树,寿无极,长江如虹流不息。

踆乌之飞矫其翼,何以寿母此其匹,于万斯年保贞吉。

形式: 古风

送梁尚宝宣伯册封还朝

毅皇昔在承平曰,廊庙几人秉周礼。

文康玉立当青霄,遇事引经持大体。

逆耳每叫巫阳阍,荐贤屡有三公启。

元气当时赖斟酌,苍生至今无疮痏。

手持玺绂迎代舆,却早抽身辞楚醴。

荣枯翻覆那可常,回首台阶一流涕。

怜君杰出称凤毛,少年声价推词曹。

丰仪磊落见孤鹤,步骤英贤遗佩刀。

只今衔命窥江湖,虎符龙节藩王趋。

雕盘翠釜劝餐饭,皓齿蛾眉喧坐隅。

麾金应羡杨夫子,授简何惭楚大夫。

三湘洞庭渺在望,日暮归心愁绿芜。

翻飞更向黄金台,五云垂采辉蓬莱。

霜前驿路牙旗转,海上楼船清吹哀。

人生快意有如此,君恩未报胡为哉。

酒阑牵衣且徘徊,中原羽檄飞尘埃。

宵衣正切河南地,按剑直待诸侯来。

看君称纳麒麟殿,不愧万里腾骧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