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其七)

天地有否塞,贤圣困无佐。

潜龙应初九,鹤鸣畴与和。

九州肆遐步,五岳恣高卧。

远惭夸父死,近悼首阳饿。

我生匪金石,大冶不能挫。

神明历终古,三光莫予过。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鉴赏

这首诗《游仙(其七)》由明代诗人薛蕙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及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句“天地有否塞,贤圣困无佐”开篇即揭示了宇宙间存在不公与束缚,即使是贤能之士也难以得到辅助与理解,暗含对现实社会中正义与才能得不到施展的感慨。

“潜龙应初九,鹤鸣畴与和”运用了象征手法,以潜龙待时而动,鹤鸣清越,表达了虽身处困境但内心坚守信念,期待时机到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九州肆遐步,五岳恣高卧”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自由之旅,跨越广阔大地,攀登巍峨高山,象征着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

“远惭夸父死,近悼首阳饿”引用古代神话与历史典故,夸父追日的执着与首阳山伯夷叔齐的节义,表达了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残酷的无奈与哀叹。

“我生匪金石,大冶不能挫”强调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不会轻易被磨灭。

“神明历终古,三光莫予过”最后两句,诗人将自己置于永恒的时间长河之中,认为自己的精神与智慧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与天地同在,与日月星辰并存,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个人价值以及宇宙真理的探索与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自然与人性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67)

薛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 生卒年:1489~1539年

相关古诗词

游仙(其八)

采药谒东海,芝石被神渚。

借问此何乡,乃是真人所。

青峰万馀仞,去天复几许。

沄沄赤泉涌,亭亭白云举。

凄风薄穹岫,鸾鹄整其羽。

空山寂无人,含啸独延伫。

形式: 古风

游仙(其九)

短期不须臾,大暮有淹滞。

眷然迫中抱,沦迹谢人世。

案牒穷山海,消玉毕年岁。

岱宗籍已绝,司命授灵契。

形容日渐反,魂魄为我制。

薪火递相传,舟壑不复逝。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游仙(其十)

上仙有会期,解化升帝乡。

消摇入云气,迅若轻翼翔。

赤霄浮九隅,阊阖烁朱光。

踟蹰步阁道,执籍朝紫房。

驾言归下都,置酒宴玉堂。

灵妃靡飙盖,列坐侍仙倡。

丝竹间云和,络绎进羽觞。

游行天汉上,欢乐殊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何大复

昔我弱冠日,翩翩缀文辞。

发藻翰墨林,志意纵横飞。

慷慨惟古人,自言不足为。

历览百千年,扬马乃吾师。

虽非绝伦才,王子幸见知。

一朝遘嘉会,英俊相追随。

追随亲交者,四海皆匹俦。

矧复适我愿,得与子同游。

惟尔当今时,声名溢皇州。

陵迈班与张,卓荦屈宋流。

兴文何韡晔,世儒焉可侔。

惭予非子友,何以结绸缪。

绸缪不相弃,感子意缠绵。

自负窈窕姿,何言谓我妍。

吁嗟知己人,自古亦皆然。

嬿婉三岁间,朝夕共周旋。

金石岂为固,胶漆匪云坚。

如何忽分析,使我心婵媛。

婵媛伤人怀,纡轸无终极。

送子临衢路,泣涕沾胸臆。

愿言从予迈,安能有羽翼。

浮云逝不返,飘风不我值。

江河广无梁,山高不可陟。

叹息何所道,但言长相忆。

相忆亮何益,怨此去路长。

昔者同心友,今为参与商。

人生百年内,倏忽若流光。

良会复何时,一别殊未央。

君其笃平生,慰我遥相望。

斯言傥弗谖,倾想惠来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