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切感慨。首句“豪家列华第,被金饭珠玉”描绘了富贵人家豪华的生活场景,他们享受着金银珠宝的奢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茅屋耕田夫,衣食常不足”,普通农民却常常为温饱发愁。这种贫富悬殊的现状,让诗人不禁发出疑问:“均为羲皇民,胡焉异荣辱。”在诗人看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寒,都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为何会如此不同?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的渴望。
接着,“远怀雍熙世,宁复有兹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即一个和谐、安宁、没有贫富差距的社会。最后,“谁与开井田,吾思食其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实现这一理想社会的强烈愿望,他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改革土地制度,让所有人都能享有平等的土地资源,从而解决衣食问题,过上安定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富贵与贫寒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