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后村漫兴一首

儒冠能误甫,休忆早充宾。

既得林间趣,甘为局外人。

法书喜皇象,古画爱公麟。

屡典衣偿直,因痴不恨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林希逸的视角,展现了其对儒家传统与个人追求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首句“儒冠能误甫,休忆早充宾”似乎在探讨儒家教育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暗示了儒家学者可能因过于执着于传统路径而错失其他生活体验,鼓励人们不要过于怀念早期的儒家身份或角色。

接下来,“既得林间趣,甘为局外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束缚的解脱。他似乎找到了在自然中获得的乐趣,并愿意成为局外人,即不完全被社会规则和传统所定义的人。这种转变体现了诗人对自由和个人兴趣的追求。

“法书喜皇象,古画爱公麟”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特别是对书法和绘画的欣赏。这里提到的“皇象”和“公麟”可能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或画家,诗人通过喜爱他们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对艺术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最后,“屡典衣偿直,因痴不恨贫”表明了诗人即使生活贫困,也愿意通过典当衣物来换取所需,这种行为背后是对知识、艺术或其他重要事物的痴迷,而非物质财富。这反映了诗人对精神满足的重视超过物质享受,体现了其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林希逸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流露,探讨了儒家传统与个人自由、艺术追求、以及对物质与精神价值的权衡,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我身份、生活态度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行田间见新秧作

新秧成段见连连,风弄轻柔雨后鲜。

细出水如青缕线,平铺田似绿毛毡。

国贫民困忧无日,身远心存冀有年。

试问维鱼谁入梦,牧童三五涧头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锦溪谒坟作(其一)

鞠育恩深愧老身,少营甘旨苦长贫。

如今有酒空浇酹,对此伤心十一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锦溪谒坟作(其二)

松下殷勤奠献回,山房四望小徘徊。

常年不似今年晚,待得花时过尽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资福岭庵前作

岭路松阴好,归鞭为小停。

苔封石面紫,藤络树身青。

庵古无人住,蝉多过客听。

少时文会处,近里有祠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