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夜》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独特氛围与情感波动。
首句“七月欲尽天气清”,点明时间背景,秋季的七月即将结束,空气清新,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基调。接下来,“残月未上江犹明”描绘了月落未尽之时,江面依旧明亮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意境。
“流萤渡水不一点,玄蝉咽秋无数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流萤在水中轻轻掠过,仿佛没有留下痕迹,而远处的秋蝉则发出连绵不断的低吟,形成鲜明的视觉与听觉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秋意的浓厚。
“独客尚未送贫贱,四方况是多甲兵”两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中,表达了对远方战乱的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与人民命运的关注。
最后,“立罢西风夜无寐,吴歈袅袅感人情”两句,以自然界的风声和远方的歌声作为结尾,不仅深化了秋夜的意境,也寄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秋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