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宝珠阁

对槛青山露,群仙捧宝珠。

求遗如起定,象罔是文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宝珠阁周围环境的壮丽与庄严。首句“对槛青山露”以“对槛”二字开篇,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特定的观察视角,仿佛站在阁楼的栏杆前,直接面对着远处的青山,晨露在阳光下闪烁,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下来,“群仙捧宝珠”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宝珠阁比作众仙手捧的宝珠,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宝珠阁的珍贵与神圣,也暗示了其背后蕴含的超凡脱俗之气。

“求遗如起定”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宝珠阁的意境。这里的“求遗”可以理解为寻求遗失或遗忘的事物,而“起定”则可能指的是从混乱中恢复平静,或是从沉思中醒来。这一句似乎在表达,宝珠阁不仅是物质上的珍宝所在,更是心灵上的归宿,能够让人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清明。

最后一句“象罔是文殊”,巧妙地将宝珠阁与文殊菩萨联系起来。文殊菩萨在佛教中象征智慧与辩才无碍,而“象罔”则是文殊菩萨的坐骑,常被用来象征智慧的载体。这句话暗示宝珠阁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充满智慧与灵性的场所,是智慧的象征和传递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宝珠阁作为一处精神与物质双重价值的集合体的独特魅力,既体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深厚的文化与哲学意味。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虹县旧题二首(其一)

快霁一天清洲气,健帆千里碧榆风。

满船书画同明月,十日随风窈窕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虹县旧题二首(其二)

碧榆绿柳旧游中,华发苍颜未退翁。

天使残年司笔砚,圣知小学是家风。

长安又到人徒老,吾道何时定复东。

题柱扁舟真老矣,竟无事业奏肤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暑憩多景楼

纵目天容旷,披襟海共开。

山光随眦到,云景渡江来。

世界惭双足,生涯付一杯。

横风多景梦,应似穆王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董北苑画

千峰突兀插空立,万木萧疏拥涧阴。

日暮草堂犹未掩,从知尘土远山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