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乌帽东归弱水西,天涯云物怅分携。
轻衫短策删丹道,榆叶秋风衬马蹄。
这首清代诗人廖树蘅的《删丹道中(其一)》描绘了一幅旅途中别离的画面。首句“乌帽东归弱水西”以乌帽和方向象征人物的行程,暗示主人公向东离去,而友人则在西边,形成鲜明的对比,流露出离别的感伤。“天涯云物怅分携”进一步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心境,天涯之远,云物之渺茫,都增添了离别的惆怅。
第二句“轻衫短策删丹道”描绘了主人公的简朴行装,轻衫短策,暗示他可能是修道之人,前往丹道(道教修炼之地)寻求内心解脱。然而,这样的旅程却因离别而显得更加沉重。“榆叶秋风衬马蹄”以榆叶和秋风的意象,映衬出马蹄声在秋风中的孤独与萧瑟,更显出行程的寂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哀愁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迷茫,具有浓厚的离别之情和道家追求的心境。
不详
实业家,以宅畔有珍珠泉,人称“珠泉先生”。初入湘军提督周达武幕。光绪三年(1877)在陈宝箴家任教。1893年主讲玉潭书院。1896年湖南巡抚陈宝箴任命其主持常宁水口山矿,创明窿法采矿,成效颇著,赢利600万两。1903年调任湖南矿务总局提调,升总办。1907年捐主事,加四品衔。后以湘抚保奏,获二等商勋,加三品衔。辛亥革命后归家,不问世事。著有《珠泉草庐文集》、《茭源银场录》等
早稻如云被陇黄,一般风物似湖湘。
渠分燕尾靴纹细,村落鸡啼午饭香。
反侧复反侧,旅夜何漫漫。
薄酒不成醉,愁怀难暂宽。
夜寒镫影瘦,霜落雁声乾。
一片平湖月,年年客里看。
二百年前梦,名园是壮观。
笙歌低落日,楼阁耸层峦。
旧业随流水,新愁独倚阑。
废兴今古事,且作等閒看。
霸业当年竟沼吴,而今古寺奉僧盂。
海生明月潮千里,塔隐残阳雨半湖。
虚洞呼猿谈赵宋,荒台游鹿陋姑苏。
新诗准拟镌悬壁,蜡屐重来认故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