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越绝枌榆社,吴陵松竹间。
相亲逾骨肉,海见豁心颜。
契阔今生死,萧条旧往还。
春风数行泪,吹度镜湖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司马季若知郡(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昼夜。
“越绝枌榆社,吴陵松竹间。”开篇便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枌榆社”和“吴陵松竹”,诗人以景物烘托出友情的浓厚。枌榆之会,源自古代越国的故事,是忠诚和守节的象征,而吴陵则是司马相如曾居住的地方,这里被用来指代朋友之间的情谊。
“相亲逾骨肉,海见豁心颜。”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这种情感超越了血肉之亲,甚至到了可以穿透海洋、洞察对方内心的程度。这里的“海”不仅是空间距离的象征,也代表着深邃和广阔。
“契阔今生死,萧条旧往还。”诗人感叹友情之珍贵,如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使在现实生活中的分别也无法割舍。"契阔"指的是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而"萧条"则形容了时间流逝、往事如烟,表达了一种怀旧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眷恋。
“春风数行泪,吹度镜湖山。”在这里,诗人用春风来比喻自己的悲伤之情,而“数行泪”则是内心深处无法抑制的哀愁。"镜湖山"可能是对美好景致的一种理想化表达,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清澈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无限眷恋和不舍,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悲伤与怀旧。
不详
天姥千年秀,西京万石孙。
蝉联书雁塔,鼎盛说龙门。
奋建光前躅,封胡蔼后昆。
寝门今日泪,悽断不堪论。
昨岁吴门信,勤勤慰我穷。
归来愁未慭,相望渺难同。
契阔今三叹,交游并一空。
哀哀盖棺了,馀论若为公。
天质全浑厚,乡评独老成。
箕裘三叶盛,椿桂一时荣。
宾席疑年少,官曹叹眼明。
归来江路永,那忍望铭旌。
忆我元方在,钦公彦辅贤。
艰难时款曲,孤寡共悲怜。
契阔湖南幕,吁嗟绛县年。
杜门违一恸,缄泪五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