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湘

斯文常绝息,二子振波澜。

旧国清风在,荒阡古木残。

苍苔生閟宇,斜日下长竿。

求福今无数,不将陈蔡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文雅之风常常中断,二人却激起波澜。
故乡的清风依然存在,荒芜的小径旁古木凋零。
青苔覆盖着古老的屋宇,夕阳余晖洒在长长的竹竿上。
如今寻求福祉的人众多,他们不再把陈蔡之地当作榜样。

注释

斯文:指文雅、学问或道德修养。
绝息:中断,消失。
振:激起。
波澜:比喻大的变动或影响。
旧国:故乡,过去的国家。
清风:象征美好的风气或传统。
荒阡:荒凉的道路。
古木:古老的树木。
苍苔:青苔,生长在古老建筑上的绿色植物。
閟宇:隐蔽的房屋,这里指古老的庙宇。
斜日:落日,傍晚的太阳。
长竿:长竹竿,可能指的是测量工具或钓鱼竿。
求福:寻求幸福或福祉。
无数:众多,很多。
陈蔡:古代两个地方,这里泛指困难或困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意境。斯文,常指古代贤人之德,这里“斯文常绝息”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往昔贤士遗风的追思与怀念,而“二子振波澜”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古人那样振作,激荡心中的波澜。旧国清风在,荒阡古木残,是对故土的深情回忆和物是人非的感慨。荒凉的宫阙、古老的树木,都让人感到历史的沧桑。

苍苔生閟宇,斜日下长竿,则描绘了一种偏僻幽静的景象,苔藓覆盖着废弃的建筑物,而斜阳透过高大的竹林。这种景色不仅营造出一种隐逸自在的氛围,也映照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末句“求福今无数,不将陈蔡看”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世的期望和追求,以及对过去繁华已逝不再过多留恋。整首诗通过山水田园之景,抒发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高洁情怀。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入万家园

行尽东南郡,重来访旧居。

此心能有止,他境更谁如。

入径看生笋,临池想跃鱼。

仍贪田舍乐,植杖劝芸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入山三首(其二)

路出西林兴倍长,轻衫短盖入秋阳。

层崖蔽日多清影,深谷迷人有异香。

访古不辞穿绝磴,参禅直为遍诸方。

此身似是辽东鹤,偶逐飞云到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十一月十六日入馆

一雪初乾晓日红,行人争道已憧憧。

泥萦马足行初踬,寒犯貂裘力正浓。

地逼新阳虽喜气,云垂沧海更愁容。

便应买酒邀俦侣,烂醉高眠群玉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十二月十二日后殿朝参

广殿泬寥边,鸣靴趁静鞭。

中霄黄道直,诸御锦袍鲜。

夜雨尘如洗,秋槐影尚圆。

银台不奏事,人乐太平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