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学使诗

人心日已偷,士耻日已忘。

郁彼礼义府,俄成赇赂场。

楩梓谁为收,筐箧厚自将。

因缘书上考,意气何轩昂。

安知抱玉客,掩涕徒浪浪。

吴都信多幸,衔使交琳琅。

刘君奋才杰,高自标门墙。

所过列巾卷,训饬故百方。

田君夙英挺,若渴勤搜扬。

文体一以变,流风为之昌。

弭节未淹岁,矫矫立士坊。

继以连城璧,温雅彰令望。

采采深渊藻,灼灼茂林芳。

人思肄朱弦,户有陈青箱。

彼皆奋东国,身近邹鲁乡。

圣泽虽已远,笃生尚材良。

教术岂苟同,同于厉冰霜。

足令振颓俗,姓氏余辉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徐元文所作的《江南三学使诗》,通过对江南地区三位学使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对教育的热忱和对礼义的坚守。诗中批评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败坏,礼义被贿赂所侵蚀,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教育改革的期待。

"人心日已偷,士耻日已忘"揭示了人心的浮躁与道德的沦丧。"郁彼礼义府,俄成赇赂场"形象地刻画了礼义制度被金钱腐蚀的情景。"楩梓谁为收,筐箧厚自将"暗示了教育资源被私藏的现象。

"刘君奋才杰,高自标门墙"赞美了刘君的才华和高尚品格,他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学生。"田君夙英挺,若渴勤搜扬"则赞扬田君的勤奋和对人才的发掘。"文体一以变,流风为之昌"肯定了他们的教育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

"采采深渊藻,灼灼茂林芳"比喻人才如深水中的藻类和繁茂的林木般光彩照人。"人思肄朱弦,户有陈青箱"描述了人们受到良好教育的氛围。"彼皆奋东国,身近邹鲁乡"表达了对这些学者来自儒家文化传统的敬仰。

最后,诗人强调尽管圣贤教诲的时代渐行渐远,但仍有优秀人才涌现,他们的教育努力足以振奋颓废的风气,留下光辉的姓氏。整首诗寓言深刻,对教育者寄予厚望。

收录诗词(17)

徐元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日杂感(其一)

云物苍凉禁御同,逼人秋气动遥空。

铜池霤滴宵宵雨,金井梧飘叶叶风。

秘阁几曾锵佩玉,缭垣时听响哀鸿。

当年醉草青词处,满径苔衣锁碧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日杂感(其二)

天兵万里播声灵,誓扫鲸鲵服不庭。

催战正驰赤白羽,转输难论斗箕星。

同时将帅推徐绩,盖代勋庸数卫青。

文齿雕题拓地远,受降还拟到穷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秋日杂感(其三)

金风阊阖授衣初,陇亩荒芜足感歔。

淮右人民祈石燕,江州车马就河鱼。

大农孰问长平粟,左藏仍编会计书。

但得政苛非猛虎,甘将膏血佐储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秋日杂感(其四)

梦到阖阊城外望,一天寒色满平芜。

街调献辔严秋马,树绕将雏子夜乌。

白羽将军初建节,青苗长吏正催租。

庙堂自轸艰难意,谁绘流民入画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