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松风阁

天风满榻坐参禅,上有松声下有泉。

高阁我来三纪外,老僧谁起百年前。

茶垆夜湿昙花雨,画壁春销劫火烟。

最是泷冈犹未表,北山回首思悠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登临松风阁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天风满榻坐参禅”,以“天风”开篇,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静心参悟的氛围。诗人仿佛在风中静坐,与天地对话,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接下来,“上有松声下有泉”,通过“松声”和“泉声”这两种自然界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环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高阁我来三纪外,老僧谁起百年前。”这两句则将时间的跨度拉长,诗人回忆自己上次来到这里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而那里的老僧或许早已不在人世。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人事的更迭,引发人们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思。

“茶垆夜湿昙花雨,画壁春销劫火烟。”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茶垆被雨水浸湿,如同昙花一现的短暂美好;而画壁上的春景在战火中消逝,象征着和平与美好的易逝。这些细节丰富了画面,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历史悲剧的哀叹。

最后,“最是泷冈犹未表,北山回首思悠然。”诗人提到泷冈还未表达其情感,可能是指还有未尽之意或未完成之事。同时,他回头望向北山,心中充满了悠然自得的情怀。这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卜居次西涯公

偶侍西堂坐夕阴,可胜欢喜动幽襟。

邻州卜筑闻新语,晚岁依归惬素心。

不朽功言方远大,本佳山水更高深。

愿教多植梧桐树,次第行听彩凤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沛县怀古次韵

台有遗基水有滨,汉家碑刻未成尘。

独怜沛邑还称沛,却笑秦人自灭秦。

猛士存时犹北顾,故乡归日正东巡。

城阴秋草孤舟路,往事茫茫问野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吴太史种竹

此君不作此老客,庭院真应长绿苔。

古风藉汝数辈在,今雨从渠何所来。

岁晚简书留石室,月明环佩傍瑶台。

亦知径造有故事,一月须过三十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谢方石以祖母旌门有作次韵

怀清台倚海天遥,台上风吹宿瘴消。

云汉章回联北极,山川光被表南条。

宁无乡里评如史,信有闺门礼似朝。

白发贤孙拜恩地,贞魂应亦望层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