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览镜有感

习气不解老,壮心故嵯峨。

忽与乡曲齿,方惊年许多。

有眼不自见,尚谓朱颜酡。

今朝镜中逢,惟悴如枯荷。

形骸既迁变,岁华复蹉跎。

悟此吁已晚,既悟当若何。

乌兔两恶剧,不满一笑呵。

但淬割愁剑,何须挥日戈。

儿童竞佳节,呼唤舞且歌。

我亦兴不浅,健起相婆娑。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习性难以摆脱衰老,壮志依然高昂。
突然发现自己与乡亲们同龄,惊讶岁月匆匆。
视力虽好却看不见自己苍老,还以为脸颊微红是青春。
今日镜中相见,憔悴如秋日枯荷。
身体已随时光变迁,岁月又虚度了许多。
醒悟这一切已太迟,醒悟后又该怎么做呢。
乌兔交替,时光残酷,无法挽留。
只需磨砺解忧之剑,无需挥舞抵御日月。
孩童们欢庆节日,歌舞喧闹。
我也兴致颇浓,强打精神共舞。

注释

习气:习惯。
不解:无法消除。
老:衰老。
壮心:豪情壮志。
嵯峨:高峻。
乡曲:乡邻。
齿:同龄。
有眼:视力。
朱颜:红润的脸色。
酡:微红。
惟悴:只有憔悴。
枯荷:枯萎的荷花。
迁变:变化。
蹉跎:虚度光阴。
悟此:醒悟到这一点。
已晚:太迟。
乌兔:日月。
恶剧:残酷无情。
淬:磨砺。
愁剑:解忧之剑。
挥日戈:挥舞抵御日月的武器。
儿童:孩童。
佳节:节日。
呼唤:呼喊。
兴不浅:兴致浓厚。
健起:振作起来。
婆娑:舞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春日览镜有感》,诗人通过春日照镜,感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首句“习气不解老,壮心故嵯峨”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情的无奈,虽然内心依旧充满壮志,但身体已显老态。接着,“忽与乡曲齿,方惊年许多”揭示了诗人惊讶于自己已步入老年,与乡亲们同列。诗人感慨“有眼不自见,尚谓朱颜酡”,意为自己曾忽视岁月的流逝,如今镜中的容颜憔悴如枯荷。

诗人意识到光阴荏苒,岁月蹉跎,“悟此吁已晚”,感叹醒悟得太迟。他明白无法抗拒时光,转而采取超脱的态度,“乌兔两恶剧,不满一笑呵”,认为乌兔(日月)虽无情,但不必为此烦恼。他决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如同儿童欢度佳节般,“但淬割愁剑,何须挥日戈”,用诗歌和欢笑来化解忧愁。

最后,诗人也参与到孩子们的节日庆祝中,“儿童竞佳节,呼唤舞且歌”,自己也“健起相婆娑”,展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寓言深刻,情感丰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反思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春思

沙际绿蘋满,楼头芳树多。

光风入网户,罗幕生绣波。

前年花开忆湘水,今年花开泪如洗。

园树伤心三见花,依旧银屏梦千里。

形式: 古风

照君台

天生尤物元无种,万里巴村出青冢。

高台望思台已荒,东风溪涨流水香。

婵娟钟美空万古,翻使乡山多丑女。

灸眉作瘢亦不须,人人有瘿如瓠壶。

形式: 古风

残夜至峰顶上

片月挂高岭,我行至其巅。

举手欲揽撷,恐惊乘鸾仙。

菲菲桂香动,肃肃露脚寒。

北斗已到地,南斗犹阑干。

但闻浮黎音,来从始青天。

大星与之俱,晓色明旗幡。

素烟渺陆海,中有人所寰。

想见地上友,启明膏火煎。

星落玉宇白,日生绮霞丹。

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形式: 古风

点心山

入山窘宿雨,上山贺朝霁。

跬步便历险,转盼已呀气。

岂惟膝点心,固已头抢地。

游人贪胜践,姑吟蜀道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