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夜至峰顶上

片月挂高岭,我行至其巅。

举手欲揽撷,恐惊乘鸾仙。

菲菲桂香动,肃肃露脚寒。

北斗已到地,南斗犹阑干。

但闻浮黎音,来从始青天。

大星与之俱,晓色明旗幡。

素烟渺陆海,中有人所寰。

想见地上友,启明膏火煎。

星落玉宇白,日生绮霞丹。

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轮月儿挂山顶,我攀登直上峰尖。
伸手想要摘取,怕惊扰了仙鹤翩跹。
桂花香气微动,露水寒意阵阵。
北斗星已近地面,南斗星还挂在天边。
只听见浮黎的声音,从青天之始传来。
大星伴着它同行,曙光照耀旗帜翻飞。
白茫茫的轻烟弥漫天地,其中有我们的世界。
想象地上的朋友,黎明时分灯火熬煎。
星辰落入玉宇,朝霞如锦斑斓。
冰轮月亮不愿离去,我们仍相对圆满无缺。

注释

片月:一轮月。
挂:悬挂。
高岭:高山顶。
我行:我行走。
巅:山顶。
揽撷:采摘。
乘鸾仙:飞翔的仙鹤。
菲菲:浓郁。
桂香:桂花香。
肃肃:寒凉。
露脚:露珠。
阑干:横斜。
浮黎:星辰名。
始青天:青天之始。
大星:明亮的星。
晓色:黎明的色彩。
素烟:白色轻烟。
陆海:天地。
人所寰:人间世界。
启明:黎明。
膏火:灯火。
煎:熬煮。
星落:星辰落下。
玉宇:玉洁的天空。
日生:太阳升起。
绮霞丹:绚丽的朝霞。
冰轮:冰清的月亮。
尚:仍然。
团团:圆润。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残夜至峰顶上》描绘了一幅深夜登山的静谧景象。首句“片月挂高岭”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明亮的月影悬挂在高山之巅,展现出夜晚的寂静和高远。接下来,“我行至其巅”表达了诗人独自攀登的决心和毅力。

“举手欲揽撷,恐惊乘鸾仙”两句,通过想象月宫中的仙人,表现出诗人对神秘仙境的敬畏和谦逊,也流露出他对自然的尊重。月光下,桂香微动,露水带来清冷,诗人感受到夜的深沉和寂静。

“北斗已到地,南斗犹阑干”运用星辰位置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推移,同时寓言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诗人听到天籁般的“浮黎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始青天”,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大星与之俱,晓色明旗幡”描绘了黎明将至的景象,星星与曙光共舞,象征希望和新生。诗人遥望大地,想象朋友在晨曦中忙碌,生活如火如荼。

最后,诗人以“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收尾,形象地写出月亮在黎明前不愿隐退,与诗人深情相望,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月夜登山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宇宙的敬畏,以及对人间友情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点心山

入山窘宿雨,上山贺朝霁。

跬步便历险,转盼已呀气。

岂惟膝点心,固已头抢地。

游人贪胜践,姑吟蜀道易。

形式: 古风

玻瓈江一首戏效陆务观作

玻瓈江头春渌深,别时沄沄流到今。

祇言日远易排遣,不道相思翻苦心。

乌头可白我可去,菖花易青君易寻。

人生若未免离别,不如碌碌无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癸卯除夜聊复尔斋偶题

五夜灯花重,东风角韵来。

雪悭衣未纩,春早句多梅。

寂历罗门亚,温黁药鼎煨。

老嫌新岁换,病喜旧星回。

郁垒先题版,屠苏后把杯。

书扉无健笔,爆竹有寒灰。

饧楪牙难胶,椒盘眼倦开。

陈人仍惫卧,身世两悠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癸亥日泊舟吴会亭

去年春盘浙江驿,湛湛清波动浮石。

今年春盘吴会亭,冥冥细雨湿高城。

天边作客风沙里,今年去年成老矣。

客心古井冷无波,过眼人情亦如水。

忆昔三生住翠微,偶来平地著征衣。

山中故人应大笑,扁舟坐稳何当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