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高沙

江南自好筑金台,何事风花堕向淮。

若使两遭豺虎手,而今玉也有谁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佳]韵

翻译

江南本是个美好的地方,为何花儿飘落到了淮水边?
如果这些珍贵的东西曾两次落入豺狼之手,如今又有谁能珍藏它们呢?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通常指代富饶美丽的地域。
自好:自然美好,形容江南地区的优美环境。
筑金台:建造华丽的平台,可能象征权力或财富。
何事:为什么,表示不解或惊讶。
风花:指代美好的事物,如花朵和风中的景象。
堕向淮:飘落至淮河,暗示变迁或失落。
若使:假如,表示假设的情况。
两遭:两次遭遇。
豺虎手:比喻凶恶的人或势力,这里指代威胁或破坏者。
而今:现在,表示对比过去。
玉:比喻珍贵的事物,可能指人才或宝物。
有谁埋:还有谁会珍藏,表达对失去的惋惜。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诗人文天祥的作品,名为《过零丁洋》中的一段。诗中的“江南自好筑金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何事风花堕向淮”则描绘了一幅春日繁花随风落向淮河的景象,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无奈和哀愁。

“若使两遭豺虎手”中的“豺虎”,在这里通常被解读为权势和暴政之徒,即指那些专权、残忍的人物。诗句暗示如果连生命都可能被他们所掌控,那么一切美好与追求又有何意义?

最后一句“而今玉也有谁埋”则更深化了这种无力感。“玉”在这里象征着纯洁和珍贵,问谁来埋藏这份宝贵的东西,实际上是在询问在这样动荡的时代里,还有谁能真正去珍惜和保护这些精神价值。

总体来说,这段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美好生活的差距,以及对力量与暴政的无奈感抒发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和个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刻忧虑。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至燕城第九十七

浩荡想幽冀,行行郡国遥。

天寒落万里,回首向风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至燕城第九十六

往在西京时,胡星坠燕地。

登临意惘然,千秋一拭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

行府之败第七十三

送兵五千人,散足尽西靡。

留滞一老翁,盖棺事则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西昌倪氏有山谷书杜陵山水图障歌作江山堂堂废其后人以黄书求题跋感慨一绝

杜二已无黄九去,长歌大字落江山。

百年风物今何似,春水晚烟飞白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