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往在西京时,胡星坠燕地。
登临意惘然,千秋一拭泪。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文天祥所作,名为《至燕城第九十六》。从诗中“往在西京时,胡星坠燕地”两句,可以感受到诗人怀旧之情。西京即今陕西省西安市,是唐代的都城,而胡星坠燕地,则是指古代燕国的地理位置,这里化用了历史的记忆,将个人经历与历史交织,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认同。
“登临意惘然”一句,诗人在登临之时,心中充满了迷茫的情绪。这不仅是对自己处境的困惑,也是对整个时代变迁的无奈。这里的“惘然”,包含着一种深刻的心灵体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最后,“千秋一拭泪”则更为沉痛。这句话透露出诗人的悲凉情怀,他仿佛要为历史上的每一个不幸和沧桑而流泪。这里的“千秋”,意味着长久的岁月,而“一拭泪”,则是那无尽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感慨,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意识和个人情感。文天祥在这短短几句话中,勾勒出了一幅跨越时空的文化画卷,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情感波动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切关怀。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送兵五千人,散足尽西靡。
留滞一老翁,盖棺事则已。
杜二已无黄九去,长歌大字落江山。
百年风物今何似,春水晚烟飞白鹇。
渺渺乘风出海门,一行淡水带潮浑。
长江尽处还如此,何日岷山看发源。
崆峒地无轴,江山云雾昏。
萍漂忍流涕,故里但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