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暮归示道人

千山复万山,行路有无间。

花发蜂递绕,果垂猿对攀。

独寻寒水度,欲趁夕阳还。

天黑月未上,儿童初掩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千座山又连着万座山,行走在其中时隐时现。
花开时蜜蜂忙碌穿梭,果实累累猴子相对攀摘。
独自寻找寒冷的溪流过,想要趁着夕阳返家。
天色渐暗月亮还未升起,孩子们开始关门入夜。

注释

千山:众多的山。
复:又。
行路:行走。
有无间:时而可见时而隐藏。
花发:花开。
蜂递绕:蜜蜂忙碌飞来飞去。
果垂:果实低垂。
猿对攀:猴子相对攀摘。
独寻:独自寻找。
寒水:寒冷的溪流。
欲趁:想要趁着。
夕阳还:夕阳西下回家。
天黑:天色昏暗。
月未上:月亮还未升起。
儿童:孩子们。
初掩关:刚刚关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暮归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孤独生活的向往。

"千山复万山,行路有无间" 描述了连绵不断的群山和诗人漫长的行走,没有尽头的旅程也隐喻着生命的长久和精神追求的不息。

"花发蜂递绕,果垂猿对攀" 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景色,蜂飞舞在盛开的花间,猿猴在树梢相互攀爬,描绘出一幅和谐自然的图画。

"独寻寒水度,欲趁夕阳还" 表明诗人独自寻找清凉的溪流渡口,想要赶在日落之前回归,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探索,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

"天黑月未上,儿童初掩关" 则描绘了一幅夜幕降临、月亮尚未升起时,孩子们开始关闭家中的门扉的平静画面,这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温柔记叙,也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和对孤独生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半山春晚即事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古松

森森直干百馀寻,高入青冥不附林。

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勿相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史教授独善堂

湖海十年旧,林塘三亩馀。

静非谈者隐,贫胜富人居。

列鼎亦何有,幅巾聊自如。

犹应不独善,学子满阶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四月果

一春强半勒花风,几日园林几树红。

汲汲追攀常恨晚,纷纷吹洗忽成空。

行看果下苍苔地,已作人间白发翁。

岂惜解鞍留夜饮,此身醒醉与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