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䨥龙出涧图

岁寒不改青山涩,老大槎牙倚天立。

错节肯为蝼蚁残,盘根甘与蛟龙蛰。

长风怒吼针芒寒,飞流直迸芙蓉湿。

何人号为绿发翁,此翁曾受嬴秦封。

有时夜半风雷起,须臾变幻江山里。

有时飞上明堂路,便作明堂栋梁具。

周家作画众所推,好墨淋漓多深趣。

挂君高堂素壁间,白昼无云生烟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䨥龙出涧图」,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以及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

首先,“岁寒不改青山涩,老大槎牙倚天立”两句,以“岁寒”喻指时间的考验,青山虽历经岁月却依然坚韧不拔,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同时,“老大槎牙倚天立”则赋予山峰以生命感,展现出其历经沧桑而屹立不倒的姿态。

接着,“错节肯为蝼蚁残,盘根甘与蛟龙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山石的坚硬与蝼蚁的脆弱、蛟龙的威猛形成鲜明对照,强调了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山石虽经风雨侵蚀,但依然保持其固有的形态,既不屈服于蝼蚁的破坏,也不畏惧蛟龙的挑战,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长风怒吼针芒寒,飞流直迸芙蓉湿”描绘了山间风声呼啸、水流激荡的壮观景象,通过“针芒寒”和“芙蓉湿”的细节描写,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力量与美的结合。

“何人号为绿发翁,此翁曾受嬴秦封”两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联系起来,通过“绿发翁”的形象,隐喻历史的悠久与自然的永恒,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之情。

“有时夜半风雷起,须臾变幻江山里。有时飞上明堂路,便作明堂栋梁具”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时空维度,描绘了自然现象的瞬息万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周家作画众所推,好墨淋漓多深趣。挂君高堂素壁间,白昼无云生烟雾”则点明了艺术创作的主题,通过赞美画家的技艺和作品的魅力,表达了对艺术的欣赏与推崇,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还蕴含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艺术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2)

陈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戴文进山水图

叠巘层峦曲曲湾,中有罅地非人间。

幽人静观适忘形,辄向阴厓结茅亭。

亭前山色青可续,亭下溪流莹如玉。

邀朋终日话绸缪,藐视乾坤真一粟。

老树号风出林杪,浮云飞尽青螺小。

曲栏干外少人行,对面长空落飞鸟。

轻衫细葛暑不知,万象觉来清悄悄。

正是南华诵罢时,呼童扫叶烹新葵。

噫嘻此图谁所为,云是戴氏无声诗。

戴氏山水称绝奇,笔端造化媲王维。

谪仙孙子如我期,便欲跨鹤临清漪。

形式: 古风

题高漫士山水

家本江南云水村,溪山阅历穷晨昏。

巨口细鳞肥可饵,时采黄菊邀琴樽。

泉声挂月树拖影,屐齿穿径苔留痕。

晓来携杖过山腹,欲访桥西隐者门。

露下清秋鱼鸟没,桥头白石溪流奔。

亭閒树密人迹稀,仰观亭外青山浑。

平林一带青欲滴,远岫微茫苍霭吞。

隐君深藏久不出,研朱默究先天源。

梅花一点天心露,富贵浮云安足论。

何人默契丹书妙,移来造化难与言。

李君重之如南金,披图偶尔效蛩吟。

对此令人豁心境,随处溪山皆管领。

形式: 古风

岳观道人邀酌杏树下

白云乱撒青山丫,红杏几吐墙头葩。

道人邀我花下酌,满泛松花对天啜。

醉来折取一枝春,恼煞流莺啼不歇。

形式: 古风

次果庵叔韵为张公玉题钓月

风月老吟边,何人道谪仙。

拨云金镜现,弄影玉钩牵。

捉笔山摇翠,狂歌剑倚天。

广寒宫阙近,醉袖任便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