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魏使君携长君及黄山人见过同赋

三径萧条雨雪前,使君除夕报周旋。

䄡帷自御元方出,宾客兼携叔度贤。

太史定疑沧海气,阳春先动楚宫篇。

诸生光宠沾行酒,不独荀家事可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冷的冬日除夕之夜,魏使君携同长君及黄山人来访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与文化氛围。

首句“三径萧条雨雪前”,描绘了一幅冬日雨雪覆盖下的荒凉景象,三径即指隐居之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寂的氛围。接着,“使君除夕报周旋”点明了访客的身份和时间,除夕夜的聚会,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䄡帷自御元方出,宾客兼携叔度贤”两句,运用典故,元方和叔度都是古代的贤士,这里借以赞美来访的宾客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品德高尚,与主人相得益彰。

“太史定疑沧海气,阳春先动楚宫篇”则进一步渲染了聚会的高雅与热烈。太史是古代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此处比喻主人的学识深厚;“沧海气”形容气势宏大,暗示聚会的规模与影响;“阳春先动楚宫篇”则以音乐比喻聚会的欢乐气氛,预示着美好的诗篇将在此诞生。

最后,“诸生光宠沾行酒,不独荀家事可传”表达了对聚会中所有参与者的赞赏,不仅因为他们的才华,更因为这种聚会所传递的友情与文化价值,如同荀子家的故事一样,值得传承与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典故,展现了古代文人聚会的温馨与高雅,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与情感交流。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与魏使君宿龙洞山寺同赋(其一)

回壑深林绕梵宫,春来吟眺使君同。

空潭忽散三峰雨,暗穴常吹半夜风。

人拟二龙精自合,诗看五马步逾工。

诸天坐失悬镫色,明月先投入掌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与魏使君宿龙洞山寺同赋(其二)

使君春兴满绨袍,綵笔青山对浊醪。

望去天回双阙迥,坐来云尽一峰高。

蛟龙出入常风雨,鸿鹄拚飞自羽毛。

愧我淹留逢楚客,攀援桂树咏离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与魏使君宿龙洞山寺同赋(其三)

削成东壁五云屏,下有龙宫夜不扃。

斗柄故临双瓮转,月明常对一珠亭。

春回竹叶杯光白,天逼莲花剑气青。

坐久空山仙籁寂,新诗独为故人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与魏使君宿龙洞山寺同赋(其四)

秀色中峰独不群,藤萝二月已纷纷。

诸天近海金银气,双峡长春锦绣文。

塔影半空悬落照,溪流一曲洒浮云。

纵令洞口龙吟发,郢调还须让使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