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寻梅

西郊梅花矜绝艳,走马独来看不厌。

似羞流落蒙市尘,宁堕荒寒傍茅店。

翛然自是世外人,过去生中差一念。

浅颦常鄙桃李学,独立不容莺蝶觇。

山矾水仙晚角出,大是春秋吴楚僭。

馀花岂无好颜色,病在一俗无由砭。

朱栏玉砌渠有命,断桥流水君何欠。

嗟予相与颇同调,身客剑南家在剡。

凄凉万里归无日,萧飒二毛衰有渐。

尚能作意晚相从,烂醉不辞杯潋滟。

形式: 古风

翻译

西郊的梅花傲视群芳,独自骑马前来欣赏,百看不厌。
它似乎羞于落入尘世的喧嚣,宁愿在荒寒之地的茅店旁绽放。
我像一个超脱尘世的人,前世仅差一线之隔。
轻蔑地皱眉,嘲笑桃花李花的世俗,独自盛开,不许莺蝶打扰。
山矾和水仙在傍晚时分争艳,仿佛春秋战国时期吴楚两国的僭越。
剩下的花朵虽美,但因世俗之弊无法救治。
朱栏玉砌本有其命运,而你缺少的只是断桥流水的意境。
唉,我们志趣相投,我在剑南为客,家乡却在剡溪。
遥想万里之外的故乡,归期无望,两鬓斑白的我日渐衰老。
即便如此,我仍愿在傍晚相伴,纵使酒杯满溢也不推辞。

注释

矜:傲视,自持。
走马:骑马快速行走。
市尘:尘世的喧嚣。
茅店:乡村的小旅馆。
翛然:超然物外的样子。
差一念:仅差一线之隔,比喻缘分或境遇的微妙差别。
浅颦:轻轻皱眉,表示轻蔑或不屑。
莺蝶:鸟儿和蝴蝶,象征世俗繁华。
春秋吴楚僭:借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和楚国,形容花的繁盛。
俗:世俗,庸俗。
欠:缺少,不足。
剑南:古地名,今四川一带。
剡:古地名,今浙江嵊州一带。
二毛:指头发斑白。
烂醉:喝得非常醉。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范成大的《西郊寻梅》描绘了西郊梅花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深深喜爱。首句“西郊梅花矜绝艳”直接赞美梅花的鲜艳夺目,诗人独自骑马前往欣赏,表达了对梅花的痴迷。“似羞流落蒙市尘”暗示梅花不愿被世俗眼光玷污,宁愿在荒寒之地静静开放。“宁堕荒寒傍茅店”进一步强调梅花的高洁品性。

诗人自比为“翛然自是世外人”,感叹自己与梅花有相似的超凡气质,而“过去生中差一念”则暗示他可能曾有过与梅花相似的经历。接下来,诗人以桃花李花作对比,表达对梅花孤傲清高的赞赏,不与莺蝶为伍。

“山矾水仙晚角出,大是春秋吴楚僭”将梅花比作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楚之地的贵族,强调其高贵气质。诗人感慨“馀花岂无好颜色,病在一俗无由砭”,认为其他花朵虽美,但缺乏梅花的脱俗之气。

“朱栏玉砌渠有命,断桥流水君何欠”暗指梅花的命运自有定数,即使身处简陋环境也不失风姿。诗人自嘲“身客剑南家在剡”,流露出漂泊异乡的感伤,同时表示即便归期遥遥,仍愿与梅花相伴,醉酒赏花。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风骨和诗人的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敬仰和自我人生的感慨,寓言深刻,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西楼独上

竹日驻微暑,松风生早秋。

閒寻来处路,独倚静中楼。

老景驱双毂,乡心挽万牛。

相随木上坐,脚底亦云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观禊帖有感三绝(其一)

古人赋多情,无事辄愁苦。

兰亭一觞咏,感慨乃如许。

形式: 五言绝句

观禊帖有感三绝(其二)

宝章薶九泉,摹本范百世。

白鹅满波间,谁识腕中意。

形式: 五言绝句

过平望

寸碧闯高浪,孤墟明夕阳。

水柳摇病绿,霜蒲蘸新黄。

孤屿乍举网,苍烟忽鸣榔。

波明荇叶颤,风熟蘋花香。

鸡犬各村落,莼鲈近江乡。

野寺对客起,楼阴濯沧浪。

古来离别地,清诗断人肠。

亭前旧时水,还照两鸳鸯。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