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龙门怀旧侣

两山郁相对,晨策方上干。

霭霭眺都城,悠悠俯清澜。

邈矣二三子,兹焉屡游盘。

良时忽已周,独往念前欢。

好鸟始云至,众芳亦未阑。

遇物岂殊昔,慨伤自有端。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两座山峰浓密相望,清晨我挥鞭驱马前往。
遥望繁华的都市,俯瞰清澈的水面波光粼粼。
远方的朋友啊,你们曾在这里频繁游玩。
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独自前行心中想念过去的欢乐。
美丽的鸟儿刚开始飞来,繁花似锦还未凋零。
遇到的景物与以往并无不同,感慨悲伤却自有源头。

注释

两山:指两座相邻的山峰。
郁:茂盛,密集。
晨策:早晨赶路的马鞭,代指出行。
方:正,刚刚。
上干:向上去,这里指登山。
霭霭:形容烟雾或云气浓郁。
都城:大城市,这里指京都。
悠悠:形容遥远或时间长久。
清澜:清澈的波浪。
邈矣:久远,遥远。
二三子:古代对朋友的称呼,这里指诗人的朋友们。
兹焉:在这里。
屡:多次。
游盘:游玩,盘桓。
良时:美好的时光。
已周:已经过去。
独往:独自前行。
念前欢:怀念过去的欢乐时光。
好鸟:美丽的鸟。
始云至:刚刚开始出现。
众芳:各种花,泛指美景。
亦未阑:也没有结束。
遇物:遇见的事物。
岂殊昔:与过去有什么不同。
慨伤:感慨悲伤。
自有端:有自己的原因或根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旧地时的愉悦心情与对往昔岁月的追念。开篇“两山郁相对,晨策方上干”写出了早晨出发时清新的景象和自然界的静谧氛围。"霭霭眺都城"则描绘了诗人眼中古城的轮廓及神秘感,而“悠悠俯清澜”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情景。

接下来的“邈矣二三子,兹焉屡游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欢聚情谊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视。而"良时忽已周,独往念前欢"则是诗人在感叹时光易逝的同时,心中仍旧怀念那些美好的过往。

“好鸟始云至,众芳亦未阑”中的“好鸟”与“众芳”,象征着春天即将到来的生机和活力。"遇物岂殊昔,慨伤自有端"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旧日情景时的感触与内心的独特伤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往事的温馨回忆,展现了一种超脱俗世、怀旧而不沉湎的情怀。诗人韦应物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将内心世界与外在景色融合,使得这首诗既富有画面感,又透露出淡淡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再游西山

南谯古山郡,信是高人居。

自叹乏弘量,终朝亲簿书。

于时忽命驾,秋野正萧疏。

积逋诚待责,寻山亦有馀。

测测石泉冷,暧暧烟谷虚。

中有释门子,种果结茅庐。

出身厌名利,遇境即踌躇。

守直虽多忤,视险方晏如。

况将尘埃外,襟抱从此舒。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再游西郊渡

水曲一追游,游人重怀恋。

婵娟昨夜月,还向波中见。

惊禽栖不定,流芳寒未遍。

携手更何时,伫看花似霰。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军中冬燕

沧海已云晏,皇恩犹念勤。

式燕遍恒秩,柔远及斯人。

兹邦实大藩,伐鼓军乐陈。

是时冬服成,戎士气益振。

虎竹谬朝寄,英贤降上宾。

旋罄周旋礼,愧无海陆珍。

庭中丸剑阑,堂上歌吹新。

光景不知晚,觥酌岂言频。

单醪昔所感,大醵况同忻。

顾谓军中士,仰答何由申。

形式: 古风

同元锡题琅琊寺

适从郡邑喧,又兹三伏热。

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洁。

花香天界事,松竹人间别。

殿分岚岭明,磴临悬壑绝。

昏旭穷陟降,幽显尽披阅。

嵚骇风雨区,寒知龙蛇穴。

情虚澹泊生,境寂尘妄灭。

经世岂非道,无为厌车辙。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