湜湜上沙水,霭霭灵岩云。
云从西山下,水自东江分。
积翠望中落,妙香空际闻。
以野乃更秀,以淡乃更文。
婵娟遗世立,脂粉不足群。
赋才输醧舫,跋语推义门。
诸公不可作,空馀醉墨痕。
而我但搓手,苍然对晚醺。
介翁昔经始,一榻来松陵。
太湖感落日,是亦百六徵。
草堂成汐社,高节凛明水。
故园难改姓,空亭未易名。
主人萧洒姿,足以嗣典型。
流泉不改碧,乔木有馀清。
春来旧燕子,绕梁还屏营。
可怜涧上居,弥望已蒿艿。
清才如吾子,萧散绝风尘。
生世偶不偶,抱山作诗人。
聊复与我曹,泥饮消昕昏。
泥饮亦自佳,曲部无垢氛。
五湖好池馆,足饷上皇民。
嗟我尚鹿鹿,衣食困蹄轮。
何时得息机,葆兹淡荡魂。
愿为君灌园,研北老耕耘。
不详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昨困矣蒸甚,鸣鸠唤奈何。
中宵喧旅梦,惊浪出林阿。
乍息怦怦累,如传踏踏歌。
晓来看池水,新涨半篙多。
岂是山灵意,勾留游子鞿。
雨呼公莫渡,风唱客无归。
花信行将尽,涛声不可矶。
浮屠休见诮,三宿戒多违。
主人应念我,带水隔遥村。
不惜淹三径,其谁共一尊。
空庭闻鸟语,清思落苔痕。
明日应相见,新诗好共论。
昔我游京华,及见三古藤。
其一尚书省,犹传文定旧都厅。
俄而吴回降,嘻嘻出出寒灰零。
其一海波街,尚署金风老子名。
俄而富媪震,横裂活埋归杳冥。
其一合肥邸,五传槐棘相因仍。
临川侍郎下我榻,喁喁于于和诗百辈赢。
十年落拓湖海上,春明存殁百感增。
惊见天平谷口双峥嵘,古根诘屈穿山出,酝酿洞庭七十二峰之精灵。
踞地先成偃卧形,老罴当道群貉屏。
欲上不上意磅礴,忽然蹶起势骞腾。
百转千蟠故作态,低头下瞰纷长缨。
其心时复吐云气,其干将无闻铜腥。
其杪迎风舞拂拂,大垂小垂都珑玲。
就中倏生数直干,岸然如弦复如绳。
空所依旁冉冉升,此尤怪绝得未曾。
浙中绣谷亭前一本差相亚,细校犹疑殊尹邢。
主人选佳木,插架三十楹。
蜿蜒循蒿径,亦以曲折成。
入门未窥诸坞绿,蔽天已见十丈青。
频年三过此,所惜未与花期丁。
是藤不花亦复佳,磥砢高节谁抗衡,老我感旧空怔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