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司直赴岭南谒张尚书

番禺万里路,远客片帆过。

盛府依横海,荒祠拜伏波。

人经秋瘴变,鸟坠火云多。

诚惮炎洲里,无如一顾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番禺的路程遥远无边,孤舟上的远行者独自经过。
宏伟的府邸傍着大海,破败的祠堂供奉着古代将领伏波将军。
人们经历秋日的瘴气变化,飞鸟常常因炎热的云层坠落。
虽然畏惧这片炎热之地,但还是无法抗拒那回眸的一眼。

注释

番禺:地名,古郡名。
万里路:极言路途遥远。
远客:远方的旅人。
片帆:孤零零的船帆。
盛府:规模宏大的府邸。
横海:靠近海边。
荒祠:废弃的祠庙。
伏波:指汉代将领马援,曾平定岭南,有‘伏波将军’之称。
秋瘴:秋季的湿热病气。
坠:落下。
火云:形容夏日炽热的云层。
炎洲:炎热的地区。
一顾:回头看一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来表达诗人送别时的情感。"番禺万里路,远客片帆过",开篇即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离别之情,万里长途中一叶孤帆,形象地描绘出了远行者的孤独与渺小。

"盛府依横海,荒祠拜伏波",这里的“盛府”指的是官府的壮丽,而“荒祠”则表现出时间的沧桑与废弃。横亘的海岸线和波涛汹涌的大海,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对过去荣耀的缅怀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人经秋瘴变,鸟坠火云多",秋瘴即指瘟疫或疾病,这里通过“人经秋瘴变”来暗示远行者可能面临的危险,而“鸟坠火云多”则增添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氛围。

最后,“诚惮炎洲里,无如一顾何”,诗人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踏上的岭南之行的担忧与不舍,"无如一顾何"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远行者可能遭遇的困难与危险的暗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复杂的情感。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送张判官罢使东归

白首辞知己,沧洲忆旧居。

落潮回野艇,积雪卧官庐。

范叔寒犹在,周王岁欲除。

春山数亩地,归去带经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送李七之莋水谒张相公

惆怅青春晚,慇勤浊酒垆。

后时长剑涩,斜日片帆孤。

东阁邀才子,南昌老腐儒。

梁国旧相识,谁忆卧江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

烟尘犹满目,歧路易沾衣。

逋客多南渡,征鸿自北飞。

九江春草绿,千里暮潮归。

别后难相访,全家隐钓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李中丞之襄州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朝识,轻生一剑知。

茫茫汉江上,日暮复何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