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桃叶渡旧用小舟乱流而济今易以桥往来差便而名实不符虑往迹之湮也作此词

一曲清淮围画阁。桃叶桃根,髻子新梳掠。

不畏风波江上作。长篙自有王郎捉。

谁向津头施略彴。高架虹梁,偃卧青龙角。

寄语黄姑依样学。填河不复劳乌鹊。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鉴赏

这首《蝶恋花》描绘了桃叶渡口的景象与变迁,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传统更替的思考。

“一曲清淮围画阁”,开篇即以清淮环绕画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画阁仿佛是远离尘嚣的避世之所,桃叶、桃根的意象,以及新梳掠的髻子,都暗示着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状态。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人物的细腻情感和生活情趣。

“不畏风波江上作。长篙自有王郎捉。”这两句通过“风波”与“长篙”的对比,展现了面对困难时的自信与从容。王郎捉长篙,既是对勇敢与智慧的赞颂,也是对过去时代人们面对挑战时所展现的精神风貌的回顾。

“谁向津头施略彴。高架虹梁,偃卧青龙角。”津头施略彴,指的是在渡口设置简易的渡桥,而今则改以高架虹桥取代,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时代变迁的象征。高架虹桥如同彩虹般横跨水面,其设计巧妙,结构稳固,却失去了渡桥原有的亲切与实用。偃卧青龙角,可能是指虹桥的某个独特设计或装饰,增添了诗意与想象空间。

“寄语黄姑依样学。填河不复劳乌鹊。”黄姑,传说中的仙女,此处借指渡口或桥梁的设计者或守护者。寄语黄姑,希望她能学习过去的智慧,不再让乌鹊辛劳地填河筑桥。这句话蕴含了对传统技艺与精神的传承与反思,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桃叶渡口的变迁进行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更深入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中传统与现代、记忆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相思鸟

两两文禽长并宿。浅碧殷红,毛羽如新沐。

共命迦陵真眷属。雕笼合用连枝木。

飞去衔花归啄粟。雄往雌来,似恋黄金屋。

毕竟斑鸠鹰眼毒。晴时相唤阴时逐。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闺中秋月

恨杀广寒宫里兔。闯入纱窗,无计驱他去。

若是嫦娥怜妾苦。只应长伴愁人住。

无奈团圆才十五。渐渐亏来,做出愁眉妩。

说向天边儿女语。人间薄命侬和汝。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蝶恋花.送春

借问东君何所似。骀荡风流,性格如游子。

才过清明兼上巳。暼然兴尽思乡里。

万树娇红千树紫。那忍相抛,便付东流水。

春风也恐多情死。杜鹃声里潜归矣。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一剪梅.梅花

浅碧深红拥素裳。楚楚晨妆。淡淡残妆。

霜姨雪姊伴昏黄。月在回廊。影在回廊。

寂寞孤山处士庄。漠漠湖光。剪剪云光。

思量谁将配孤芳。风里兰香,篆里沉香。

形式: 词牌: 一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