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樵人十咏(其七)樵担

不敢量樵重,唯知益薪束。

轧轧下山时,弯弯向身曲。

清泉洗得洁,翠霭侵来绿。

看取荷戈人,谁能似吾属。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翻译

我不敢估算柴火的重量,只知道要不断增加柴束。
当它们被压榨着滚下山,枝条弯曲地贴近身体。
清澈的泉水洗净了它们,翠绿的雾气让它们更显生机。
看看那些扛着武器的人,谁能像我们这样自在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挑担下山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樵夫的劳作,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情怀。

“不敢量樵重,唯知益薪束。”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挑选柴火的数量并不计较,只是随手捡拾并捆绑着,以备日后的燃料之用。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简单而纯粹的态度。

“轧轧下山时,弯弯向身曲。” 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樵夫挑担下山的情景。“轧轧”是担子摩擦树枝的声音,“弯弯”则形容担子的曲线美。诗人捕捉到了樵夫劳作时的瞬间美感。

“清泉洗得洁,翠霭侵来绿。” 这两句诗描绘了樵夫在山中溪流边休息的情景。溪水清澈可洗净尘埃,而周围环境也被浓郁的绿意所包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出樵夫劳作后的心灵得以净化和平静。

“看取荷戈人,谁能似吾属。” 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对于周遭挑担的人们投去赞赏的目光,认为他们与自己一样纯粹而不为世俗所染。这里表现出一种对同道中人的认同和敬意。

整首诗通过樵夫的劳作和山林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热爱和生活的领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哲思。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其六)樵斧

腰间插大柯,直入深溪里。

空林伐一声,幽鸟相呼起。

倒树去李父,倾巢啼木魅。

不知仗钺者,除害谁如此。

形式: 古风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其三)樵叟

不曾照青镜,岂解伤华发。

至老未息肩,至今无病骨。

家风是林岭,世禄为薇蕨。

所以两大夫,天年自为伐。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其二)樵家

空山最深处,太古两三家。

云萝共夙世,猿鸟同生涯。

衣服濯春泉,盘餐烹野花。

居兹老复老,不解叹年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奉和鲁望樵人十咏(其十)樵歌

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

多云采樵乐,或说林泉候。

一唱凝闲云,再谣悲顾兽。

若遇采诗人,诬辞收鄙陋。

形式: 古风 押[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