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樵人十咏(其十)樵歌

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

多云采樵乐,或说林泉候。

一唱凝闲云,再谣悲顾兽。

若遇采诗人,诬辞收鄙陋。

形式: 古风 押[宥]韵

翻译

这首曲子古老而深沉,自古以来从未有人用管乐器演奏。
它常常伴随着樵夫的快乐,也可能是对山林季节变换的描述。
一曲歌声让闲云为之凝滞,再次吟唱时又唤起对野兽的哀怜。
如果被采集诗歌的人听到,可能会误以为是粗俗的言辞。

注释

此曲:这首曲子。
太古音:古老而深沉的音调。
无管奏:从未有人用管乐器演奏。
多云:常常。
采樵乐:樵夫的快乐。
林泉候:山林季节变换。
一唱:一曲歌声。
凝闲云:让闲云为之凝滞。
再谣:再次吟唱。
悲顾兽:唤起对野兽的哀怜。
采诗人:采集诗歌的人。
诬辞:误以为是。
收鄙陋:粗俗的言辞。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奉和鲁望樵人十咏(其十) 樵歌》。诗中表现了对古老乐曲的怀念之情以及诗人与樵夫交流的情景。

"此曲太古音,由来无管奏。多云采樵乐,或说林泉候。"

这里,诗人通过"此曲"开篇,指的是一种久远的、未曾有人演奏过的古老乐声。"由来无管奏"进一步强调了这首曲子之古老,似乎存在于传说中而非现实生活之中。接着,"多云采樵乐"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乐音的向往和寻求,而"或说林泉候"则是对这种乐声可能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推测,或许在山林之间有着这样的美妙声音等待被发现。

"一唱凝闲云,再谣悲顾兽。若遇采诗人,诬辞收鄙陋。"

后半部分的"一唱凝闲云"描绘了当樵夫高声歌唱时,天空中的云彩似乎都凝聚而成,仿佛能听到那悠扬之音。"再谣悲顾兽"则是诗人对这种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反应,或许在大自然中连野兽也会因这悲凉的曲调而驻足凝视。最后两句"若遇采诗人,诬辞收鄙陋"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理解和欣赏这份古乐的人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那些不懂得欣赏高雅艺术、只会用粗俗言语批评的庸俗之人的轻蔑。

整首诗通过樵夫与自然界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于古老文化和音乐传承的深切情感,以及他对真正能够理解并欣赏这份美好事物者的尊崇。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奉献致政裴秘监

何胤本徵士,高情动天地。

既无阀阅门,常嫌冠冕累。

宰邑著嘉政,为郡留高致。

移官在书府,方乐鸳池贵。

玉季牧江西,泣之不忍离。

舍杖随之去,天下钦高义。

乌帽白絺裘,篮舆竹如意。

黄菊陶潜酒,青山谢公妓。

月槛咏诗情,花溪钓鱼戏。

钟陵既方舟,魏阙将结驷。

甘求白首闲,不为苍生起。

优诏加大监,所以符公议。

既为逍遥公,又作鸱夷子。

安车悬不出,驷马闲无事。

微雨汉陂舟,残日终南骑。

富贵尽凌云,何人能至此。

猜祸皆及身,何复至如是。

贤哉此丈夫,百世一人矣。

形式: 古风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

伊余幼且贱,所禀自以殊。

弱岁谬知道,有心匡皇符。

意超海上鹰,运局辕下驹。

纵性作古文,所谓皆自如。

但恐才格劣,敢誇词彩敷。

句句考事实,篇篇穷玄虚。

谁能变羊质,竞不获骊珠。

粤有造化手,曾开天地炉。

文章邺下秀,气貌淹中儒。

展我此志业,期君持中枢。

苍生眼穿望,勿作磻溪谟。

形式: 古风

贫居秋日

亭午头未冠,端坐独愁予。

贫家烟爨稀,灶底阴虫语。

门小愧车马,廪空惭雀鼠。

尽室未寒衣,机声羡邻女。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秋夜有怀

梦里忧身泣,觉来衣尚湿。

骨肉煎我心,不是谋生急。

如何欲佐主,功名未成立。

处世既孤特,传家无承袭。

明朝走梁楚,步步出门涩。

如何一寸心,千愁万愁入。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