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隐南岳,老莱窜河滨。

颜回乐陋巷,许由安贱贫。

伯夷饿首阳,天下归其仁。

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士的生活图景,通过对比古代四位知名隐者之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超脱世俗的向往。诗中的每一句都引用了历史上的隐逸人物,他们或隐居于名山大川,或乐于平凡简单的生活。

“四皓隐南岳”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四位高士——东园公、綦子、夏黄公、甪里先生,他们为了避免朝廷的诏命而隐居在南岳(今天的衡山)之中。这里象征着对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老莱窜河滨”则是形容东汉时期的老莱子,他选择了居住在河边,过着与世俗隔绝的生活。这两句共同描绘出隐逸者对自然界的依恋和超脱尘世的心态。

“颜回乐陋巷”中的颜回是孔子的学生,以孝悌闻名,他乐于居住在狭窄小巷,体现了他安贫乐道、不慕虚荣的人生态度。同样,“许由安贱贫”则描述了古代圣人许由对于清贫的接受与享受。

“伯夷饿首阳”中的伯夷兄弟因不愿意在周王朝下做官而选择隐居,最终因为拒绝食用周文王的粮食而饿死于首阳山。这一句表达了对坚守操守、宁死不屈的崇高道德追求。

最后,“天下归其仁”说明在诗人看来,正是这种高洁的人格魅力吸引着世人向往。而“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则是对全诗主题的一种总结和升华,表达了无论生活多么困顿,只要坚持内心的纯净与真实,就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

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历史隐逸人物的点描,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保持本真的生命态度。

收录诗词(14)

阮瑀(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从蔡邕。汉献帝建安中,曹操以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好文学,尤善章表书记,为建安七子之一。官至仓曹掾属。后人辑有《阮元瑜集》

  • 字:元瑜
  • 籍贯:东汉末陈留尉氏
  • 生卒年:约165—212

相关古诗词

我行自凛秋,季冬乃来归。

置酒高堂上,友朋集光辉。

念当复离别,涉路险且夷。

思虑益惆怅,泪下沾裳衣。

形式: 古风

临川多悲风,秋日苦清凉。

客子易为戚,感此用哀伤。

揽衣起踯躅,上观心与房。

三星守故次,明月未收光。

鸡鸣当何时,朝晨尚未央。

还坐长叹息,忧忧安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苦雨滋玄冬,引日弥且长。

丹墀自歼殪,深树犹沾裳。

客行易感悴,我心摧已伤。

登台望江沔,阳侯沛洋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驾出北郭门行

驾出北郭门,马樊不肯驰。

下车步踟蹰,仰折枯杨枝。

顾闻丘林中,噭噭有悲啼。

借问啼者出,何为乃如斯。

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

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

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

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

上冢察故处,存亡永别离。

亲母何可见,泪下声正嘶。

弃我于此间,穷厄岂有赀。

传告后代人,以此为明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