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兵入台仙居幸免今冬屠掠无噍类衣冠妇女相随俱北闻而伤之作俘妇词

初谓无兵祸,那知酷至斯。

相看不敢哭,有死未知期。

儿向草间没,夫随剑口离。

琵琶犹带怨,况是作俘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起初以为没有战乱之苦,却未曾料到竟会如此残酷。
相互对视都不敢哭泣,生死未卜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
孩子藏在草丛中消失,丈夫随着剑光离去再无消息。
琵琶声中还带着哀怨,更何况我们如今是俘虏的境地。

注释

初:起初。
谓:认为。
无:没有。
兵祸:战乱。
那知:未曾料到。
酷至斯:如此残酷。
相看:相互对视。
不敢:不敢。
哭:哭泣。
有死:生死。
未知期:未卜的尽头。
儿:孩子。
向:朝着。
草间:草丛中。
没:消失。
夫:丈夫。
随:随着。
剑口:剑光。
离:离去。
琵琶:乐器。
犹:还。
带怨:带着哀怨。
况:更何况。
作俘累:作为俘虏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深重苦难,诗人以个人经历和所见所闻,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无情。首句"初谓无兵祸,那知酷至斯"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最初期待与现实的强烈反差,突出了战争的突然和灾难的严重。

"相看不敢哭,有死未知期"写出了人们在生死未卜的恐惧中,连悲伤都不敢放声,生活的绝望和对未来命运的迷茫。"儿向草间没,夫随剑口离"进一步描述了家庭破碎的惨状,孩子们消失在荒野,丈夫们惨遭杀害,画面悲凉。

"琵琶犹带怨,况是作俘累"借琵琶声寄托哀怨,暗示了被俘者的不幸境遇,音乐中的悲愤更显人心之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创伤,表达了诗人的深深哀悼和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去春帅初尝约为榆林游欲烹羊酿酒为小孟尝既而仆归凤栖后帅初亦往西浙遂不果今帅初已归当践前言但同游之客达善已下世矣因黄甘便作诗以叙其怀

戴子游西浙,藕花香满船。

因思今日日,又是去年年。

杨果珍闽荔,榆林下剡川。

烹羊曾有约,已失碧桃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古渔父词二首(其二)

是店皆赊酒,无家只有船。

烧鱼岩下火,吹笛水中天。

枫叶霜铺地,芦花月满川。

风波何处静,收钓即安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古渔父词二首(其一)

烟雨一叶小,江湖大厦宽。

全家足风月,高枕恣波澜。

白雪披蓑立,青山揭笠看。

莫将文叔事,溷我钓鱼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四月一日霖潦新霁痼疾稍瘳乍归故园拂剔丛莽

衰翁病起头初裹,拄杖穿林探笋生。

悄悄菰蒲看鸟下,疏疏杨柳见人行。

一春长雨花全瘦,半日佳晴蝶便轻。

小立绿阴青子下,秾华洗尽总幽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