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分孤臣九死应,国仇家难转相仍;
埋名恨不同梅尉,誓旅知非拟骆丞。
芳草王孙归莫望,苍梧帝子去无凭。
枕戈此日将何待,仰视浮云一抚膺!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英雄张煌言的作品,表达了他在动荡时局中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和悲愤。诗人自知身为孤臣,面对国家危难和个人家仇,感到九死一生,处境堪忧。他遗憾自己不能像宋代的梅尧臣那样隐姓埋名以避祸,又明白效仿骆宾王那样的流亡生涯并非长久之计。
"芳草王孙归莫望"暗示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现实却无法回归,如同苍梧帝子(传说中的舜帝之子)一般,飘零无依。诗人枕戈待旦,心中充满无奈与期待,只能仰望天空,抚胸长叹,表达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国家复兴的期盼。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张煌言在民族危亡之际的坚贞不屈和对故国的深深眷恋。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越裳行阙复为烽,痛哭敷天左袒空;
结约更无燕太子,匡扶那得窦周公!
祚移云梦谁收烬!势屈微卢亦伏戎。
岂是十旬还帝醉,故教三日借神丛?
汉家磐石重天宗,奕叶金枝并剪桐;
入塞乌孙骄射日,开基赤帝冷歌风。
虚传马渡江皋外,尚忆龙潜海峤中。
却望绛衣愁不见,舂陵夜夜气成虹。
南荒烟嶂百蛮天,别有山川纪汉年;
仗钺每劳纡锁钥,降幡何事闪楼船!
似闻徐偃军皆散,岂忆田横客未捐!
四海总凭孤剑在,紫霓应傍斗牛躔。
拟将威斗却居延,捧罢珠盘事渺然!
龙斗几人开贝阙,鹤归何处问芝田!
引弓候月争相贺,挂剑寒云转自怜。
想到赤符重耀日,九原还起听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