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道者

窗中忽有鹤飞声,方士因知道欲成。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注释

因:因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即将修炼成仙的场景,通过窗中传来的鹤飞声,方士(道士)预感到自己即将成仙。诗中的意境淡雅,语言简洁,但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仙界的精神状态。

“来取图书安枕里,便驱鸡犬向山行。” 这两句表现了道士准备离开尘世,返回山中修炼的决心。图书可能指的是道教经典或是修炼成仙的秘籍,而安置于枕下则显示出对知识和修炼的重视。驱赶家禽走向山林,更凸显了他与世俗的割离。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道士前往仙界的小径和悬空的仙桥。这里的花开深洞,既可能是实景描述,也可理解为隐喻,指向道士所达到的精神境界。而“路过悬桥羽节轻”则给人一种飘然若有、灵动自如的感觉。

最后两句“送客自伤身易老,不知何处待先生。” 表现了诗人对道士即将成仙的惆怅,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的感慨。诗人通过送别的情景,抒发了对友人成仙后不知所踪的留恋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道士修炼成仙的过程,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永恒生命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赠薛戴

晓雾忽为霜,寒蝉还罢响。

行人在长道,日暮多归想。

射策本何功,名登绛帐中。

遂矜丘室重,不料阮途穷。

交结惭时辈,龙钟似老翁。

机非鄙夫正,懒是平生性。

欹枕鸿雁高,闭关花药盛。

厨烟当雨绝,阶竹连窗暝。

欲赋苦饥行,无如消渴病。

旧业历胡尘,荒原少四邻。

田园空有处,兄弟未成人。

毛义心长苦,袁安家转贫。

今呈胸臆事,当为泪沾巾。

形式: 古风

早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形式: 押[萧]韵

虚心纤质雁衔馀,凤吹龙吟定不如。

形式:

题司空山观

梁代真人上紫微,水盘山脚五云飞。

松杉老尽无消息,犹得千年一度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