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

早知身寄一沤中,晚节尤惊落木风。

昨梦已论三世事,岁寒犹喜五人同。

雨馀北固山围座,春尽西湖水映空。

差胜四明狂监在,更将老眼犯尘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境遇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全诗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特有的思考与情感。

“早知身寄一沤中,晚节尤惊落木风。”这里,“一沤”指的是小溪或小水池,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有限。诗人自觉自己的身体就像寄居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而到了晚年,更是被秋天落叶的声音所震惊,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感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的深切体会。

“昨梦已论三世事,岁寒犹喜五人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在梦中,诗人已经思考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事情,即“三世事”。尽管年华已老(“岁寒”),但依然乐于与几位知己共同度过,这种情感充满了对友谊的珍视。

“雨馀北固山围座,春尽西湖水映空。”诗人描绘了一幅雨后北固山周围坐席的景象,以及春末西湖水天一色的大自然美景。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差胜四明狂监在,更将老眼犯尘红。”这两句中,“四明”指的是历史上的四位著名隐逸,诗人自比为“狂监”,即虽不及古人,但仍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尽管年迈(“老眼”),但依然愿意在尘世间寻找那些能够激起心中热情的事物(“犯尘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友谊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每一个意象都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使得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一次心灵的旅行。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寿星院寒碧轩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书刘景文左藏所藏王子敬帖

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蛇总入奁。

君家两行十二字,气压邺侯三万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书刘景文所藏宗少文《一笔画》

宛转回文锦,萦盈连理花。

何须郭忠恕,匹素画缫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

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

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

雪中乘兴真聊尔,春尽思归却罢休。

何日五湖从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