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星院寒碧轩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清风轻轻摇动着窗户,窗外一尺粗的修竹随风起舞。
纷纷扬扬的白色竹叶如夏日的雪花落下,绿色的雾气慢慢沾湿了人的衣裳。
白天,高高的山上蝉鸣声伴着树叶,寂静时,翠绿的鸟儿穿过树林飞翔。
道人独自斋戒,面对寒冷的碧色世界,我想问的是,他的骨头为何还能如此丰满?

注释

清风:凉爽的风。
肃肃:轻柔的样子。
修竹:长而直的竹子。
夏簟:夏天用的竹席。
冉冉:缓缓地。
绿雾:绿色的竹叶蒸腾形成的雾气。
人静:周围安静。
翠羽:翠绿的鸟羽。
绝粒:断食。
寒碧:寒冷而碧绿的环境。
鹤骨:道人的瘦骨。
缘:原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景象,充满了禅意。开篇“清风肃肃摇窗扉”与“窗前修竹一尺围”两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索的情境。清风轻拂,使得窗扉微动,而窗前的竹子修长且细,只有一尺的围度,这种描写给人以一种简约而不失雅致的感觉。

接着“纷纷苍雪落夏簟”一句,虽然是形容夏天的雨,但用了“苍雪”来形容雨滴,这增加了一份诗意,同时也映衬出诗人对清冷之物的偏好。而“冉冉绿雾沾人衣”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氛围,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湿润而又带着淡淡凉意的气息。

下片“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这里描写了一种生动的景象。阳光照耀之下,蝉在树叶间鸣叫,而人们在这宁静中行走时,只有偶尔传来的一两声鸟鸣打破了寂静。

最后“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则是诗人对僧人的生活态度表示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清贫自适的向往。这里的“寒碧”形容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纯净与冷艳,而“为问鹤骨何缘肥”则是在探讨禅意,质疑外表与内在之间的关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禅意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清贫自适、精神自由的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书刘景文左藏所藏王子敬帖

家鸡野鹜同登俎,春蚓秋蛇总入奁。

君家两行十二字,气压邺侯三万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书刘景文所藏宗少文《一笔画》

宛转回文锦,萦盈连理花。

何须郭忠恕,匹素画缫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

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

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

雪中乘兴真聊尔,春尽思归却罢休。

何日五湖从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真觉院有洛花,花时不暇往,四月十八日,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

绿暗初迎夏,红残不及春。

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

井落依山尽,岩崖发兴新。

岁寒君记取,松雪看苍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